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祖国统一大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反映了1991~1993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投资情况。表中数据表明台湾对大陆的投资呈快速增长趋势,这主要得益于
年份企业年增长率(%)合同金额(亿美元)年增长率(%)
1991173557.313.9054.6
19926430270.655.43298.7
19931094570.299.0379.9
A.“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
B.一个中国共识达成
C.两岸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D.海峡两岸“三通”实现
2018-05-20更新 | 445次组卷 | 20卷引用:浙江杭州十三中教育集团2019年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图是海峡两岸贸易总额增长与台胞来大陆人次的变化柱状图。这一变化

①显示了台湾同胞是推动我国海峡两岸交流扩大的主力军
②因我国政府首次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伟大目标而激发
③反映了改革开放后海峡两岸交往扩大,经济贸易合作蓬勃发展
④折射出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海峡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2-02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这样写道:“在1949年后的30年里,海峡两岸曾拒绝承认彼此的存在和合法性,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往来,而且处于实际的战争状态。然而,20世纪80年代开始双方发生了重要变化。”下列与两岸关系发展相关的事件,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B.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
C.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D.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
4 . 1975年4月7日,《人民日报》第四版的角落里刊登了一篇短文《蒋介石死了》。1988年1月14日,《人民日报》在头版要闻版块刊发了《蒋经国昨天病逝》。促使这种报道态度变化的原因有
①《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发表   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③两岸“三通”的实现   ④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20-11-08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自变法以来,侵略所得的土地,大抵直隶君主,大的置郡,小的置县,郡县的长官都非世职,也无世禄。始皇沿着成例,每灭一国,便分置若干郡。……既吞并了六国,秦遂成为一个纯粹郡县式的大帝国。于是始皇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每郡置守,掌民政;置尉,掌兵事;置监狱史,掌监察。这种制度是仿效中央政府的。

——张荫麟《中国史纲》

材料二   海峡两岸分隔已届70年。台湾问题的产生和演变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命运休戚相关。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台湾更是被外族侵占长达半个世纪。……1945年,台湾随之光复,重回祖国怀抱。其后不久,由于中国内战延续和外部势力干涉,海峡两岸陷入长期政治对立的特殊状态。……70年来,我们把握两岸关系发展时代变化,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主张和“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确立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进而形成了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基本方略,回答了新时代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团结台湾同胞共同致力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和祖国和平统一的时代命题。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香港回归历程:1982年9月邓小平提出中国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1984年12月中英联合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0年全国人大起草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纯粹郡县式”特点?结合所学,分析秦始皇是如何建立庞大帝国的?
(2)根据材料二,“台湾被外族侵占”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国政府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现实背景。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基本法》制定的原则,香港回归对祖国统一的影响
2020-05-2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诺丁汉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实验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下面两图的转变,可以说明(        )

①解决台湾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                 ②中国政府统一台湾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③中国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          ④中国政府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
7 . 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和国家统一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70年来,我们顺应两岸同胞共同愿望,推动打破两岸隔绝状态,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开启两岸同胞大交流、大交往、大合作局面,两岸交流合作日益广泛,相互往来日益密切,彼此心灵日益契合。

——习近平《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联合公报》发表后中美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分析出现新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告台湾同胞书》的内容,说明“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19-07-1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宁波市九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历史试题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周恩来总理为新中国外交事业和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卓越贡献,从中也彰显了他的政治智慧和家国情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而进行的外交活动包括相互关联的几个方面:与蓄意破坏会议的美国进行斗争;对有一定和平愿望但又态度动摇的英、法既斗争又联合;对有中立倾向的老挝、柬埔寨王国政府采取和解政策;与友方(越南和苏联)密切合作、保持一致,但又不消极等待……在谈判过程中,他则始终清醒地估计到美国干涉造成战争国际化的可能性及其严重后果,因此当出现僵局时,能从客观实际出发妥善考虑适当的让步……极力避免谈判破裂。

——曲星《试论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外交》

材料二 50年代中期,国内外形势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思想,就是在这个宏观背景下形成的(周恩来)科学地概括出“一纲四目”思想。“一纲”就是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则是:(1)台湾统一于中国,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悉委于蒋介石;(2)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经费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3)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一俟条件成熟并征得蒋之同意后进行;(4)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事。

——郭溪土《试论周恩来“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的外交策略。结合所学,指出周恩来在这次会议所发挥的作用。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和平解放”台湾思想提出的相关国际背景。有学者认为“‘一纲四目’为‘一国两制’构想奠定了初步框架”,结合其内容加以说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写道:“在1949年后的30年里,海峡两岸曾拒绝承认彼此的存在和合法性,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往来,而且处于实际的战争状态。然而,20世纪80年代开始双方发生了重要变化。”能够支持该观点的史实有
①《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②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
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④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 . 2018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在建国初期,周恩来总理为新中国外交事业和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卓越贡献,从中彰显了他的政治智慧和家国情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而进行的外交活动包括相互关联的几个方面:与蓄意破坏会议的美国进行斗争;对有一定和平愿望但又态度动摇的英、法既斗争又联合;对有中立倾向的老挝、柬埔寨王国政府采取和解政策;与友方(越南和苏联)密切合作、保持一致,但又不消极等待……在谈判过程中,他则始终清醒地估计到美国干涉造成战争国际化的可能性及其严重后果,因此当出现僵局时,能从客观实际出发妥善考虑适当的让步……极力避免谈判破裂。

——曲星《试论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外交》

材料二   50年代中期,国内外形势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思想,就是在这个宏观背景下形成的(周恩来)科学地概括出“一纲四目”思想。“一纲”就是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则是:

(1)台湾统一于中国,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悉委于蒋介石;

(2)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经费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

(3)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一俟条件成熟并征得蒋之同意后进行;

(4)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事。

——郭溪土《试论周恩来“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的外交策略。结合所学,指出周恩来在这次会议所发挥的作用。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和平解放”台湾思想提出的相关国际背景。
(3)有学者认为“‘一纲四目’为‘一国两制’构想奠定了初步框架”,结合其内容加以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