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祖国统一大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1990年4月4日,全国人大七届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其背景是
A.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B.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C.海峡两岸已经实现通航、通邮、通商D.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
2 .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寻找通往伟大复兴光明道路的脚步从未停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无限光明、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次鸦片战争,洋人已让满清士大夫们饱尝到了“利器精兵,百倍中国”的厉害。自强之计,首重武备,这是当时经历过战火洗礼的少数先知先觉者的共识,发展军工转而促生洋务派对教育的关注,由教育再及于民用工业之建设。但数十年的洋务运动千头万绪,牵连甚多,洋务派未尝拿出一个全盘计划,而是在摸索走向近代化的路上“前进一步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以后,又必须更进一步”。

——邵达《华夏史录(下)》

材料二   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

各野战军全体指挥员战斗员同志们,南方各游击区人民解放军同志们:

由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团和南京国民政府的代表团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所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已被南京国民党政府所拒绝。……我们命令你们:(一)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

材料三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我们推动实现一九四九年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晤、两岸领导人直接对话沟通。……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祖国完全统一的时和势始终在我们这一边。

今天,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洋务派推行“洋务新政”的目标,分析“洋务新政”的意义与失败的必然性。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发布的历史背景,指出这一命令发布当天所采取的军事行动,并简述这一军事行动的主要成就。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写出“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指出为“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所颁布的法律。祖国完全统一的势始终在我们这一边,请从经济保障和民心所向的角度加以简要说明。
3 . 1990年9月22日,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开幕,大陆、香港、台湾、澳门四支由中国人组成的体育代表团出现在亚运赛场上,亚运盛会极大地促进了海内外中国人的大团结。下列有关这次盛会背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台湾当局已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
B.“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已成功实践
C.中英两国已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D.中葡两国已正式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4 . 周纯娟,是领取到全国001号《台湾同胞旅行证明》的人,周纯娟回常州,拉开了台胞回大陆探亲的序幕。下列对这一事件的背景解读正确的是
①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②人大宣布停止炮击大小金门
③《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④海峡两岸“三通”的基本实现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0-06-22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2020届高三6月模拟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自变法以来,侵略所得的土地,大抵直隶君主,大的置郡,小的置县,郡县的长官都非世职,也无世禄。始皇沿着成例,每灭一国,便分置若干郡。……既吞并了六国,秦遂成为一个纯粹郡县式的大帝国。于是始皇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每郡置守,掌民政;置尉,掌兵事;置监狱史,掌监察。这种制度是仿效中央政府的。

——张荫麟《中国史纲》

材料二   海峡两岸分隔已届70年。台湾问题的产生和演变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命运休戚相关。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台湾更是被外族侵占长达半个世纪。……1945年,台湾随之光复,重回祖国怀抱。其后不久,由于中国内战延续和外部势力干涉,海峡两岸陷入长期政治对立的特殊状态。……70年来,我们把握两岸关系发展时代变化,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主张和“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确立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进而形成了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基本方略,回答了新时代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团结台湾同胞共同致力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和祖国和平统一的时代命题。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香港回归历程:1982年9月邓小平提出中国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1984年12月中英联合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0年全国人大起草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纯粹郡县式”特点?结合所学,分析秦始皇是如何建立庞大帝国的?
(2)根据材料二,“台湾被外族侵占”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国政府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现实背景。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基本法》制定的原则,香港回归对祖国统一的影响
2020-05-2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诺丁汉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实验班)历史试题
6 .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此文件出台的背景不包括
①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②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日益频繁   
③一国两制的构想已成功运用          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A.①②③B.①③C.①②③④D.②④
2020-06-2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咸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该法是对以往规定的重大发展,如从强调优惠到强调保护,从投资有所限制到大幅放宽。下列对该法颁布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①“九二共识”达成
②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脚步加快
③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及具体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周恩来总理为新中国外交事业和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卓越贡献,从中也彰显了他的政治智慧和家国情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而进行的外交活动包括相互关联的几个方面:与蓄意破坏会议的美国进行斗争;对有一定和平愿望但又态度动摇的英、法既斗争又联合;对有中立倾向的老挝、柬埔寨王国政府采取和解政策;与友方(越南和苏联)密切合作、保持一致,但又不消极等待……在谈判过程中,他则始终清醒地估计到美国干涉造成战争国际化的可能性及其严重后果,因此当出现僵局时,能从客观实际出发妥善考虑适当的让步……极力避免谈判破裂。

——曲星《试论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外交》

材料二 50年代中期,国内外形势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思想,就是在这个宏观背景下形成的(周恩来)科学地概括出“一纲四目”思想。“一纲”就是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则是:(1)台湾统一于中国,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悉委于蒋介石;(2)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经费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3)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一俟条件成熟并征得蒋之同意后进行;(4)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事。

——郭溪土《试论周恩来“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的外交策略。结合所学,指出周恩来在这次会议所发挥的作用。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和平解放”台湾思想提出的相关国际背景。有学者认为“‘一纲四目’为‘一国两制’构想奠定了初步框架”,结合其内容加以说明。
2009·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2019-06-13更新 | 1166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0年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10 . 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该法是对以往规定的重大发展,如从强调优惠到强调保护,从投资有所限制到大幅放宽。下列对该法颁布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有
①“九二并识”达成
②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脚步加快
③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④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