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1 . 新中国《共同纲领》的制定曾三次起草和命名,第一次是在1948年10月提出,叫《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案)》。1949年8月,中共提出第二次草案初稿,题目为《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第三次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这反映出
A.新中国政党制度趋于成熟B.中国革命性质已发生变化
C.人民政协民主协商的精神D.人民政权建立并得到巩固
2 .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是
A.分别颁布于1912、1949年、1954年
B.分别由南京临时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分别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D.分别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2019-12-13更新 | 284次组卷 | 55卷引用:2015届湖南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曾在长沙市一中度过其中学生活的著名学者杨小凯曾经指出:“中国最重要的宪政发展是1946年……各党派对宪政游戏规则的讨价还价过程。这次宪政过程又一次以失败告终。”

他还说:“按照宪政的游戏规则﹐那个过程是一个真正的宪政过程。从其参加者这方面讲﹐它是符合要求的。因为所有的反对党都参加了﹐共产党当然也在里边。……如果最大的反对党不参加宪政﹐这个宪政是不具备合法性的。”


(1)杨小凯所指的1946年的“宪政过程”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宪政过程”为何能得以出现?所通过的协议包含哪些内容?为什么说“这次宪政过程……以失败告终”?

材料二1949年9月,毛泽东对领导湖南和平解放的陈明仁说:“子良将军,我们的新政协会议就要开幕了,各方面的代表人物都有,惟独还缺少蒋介石的嫡系将领,你来了,代表性都全了。”


(2)新政协会议的召开,除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解放军代表外,主要还有哪些方面的代表出席?简述新政协会议的特点。
2019-11-1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阶段考试(四)历史试题
2019高二·浙江·专题练习
4 . 民主人士张澜说:“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制度,它有了革命到底的大方针,它有了稳步建设的原则。”张澜所说的“人民大宪章”是指
A.《新民主主义论》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2019-11-15更新 | 8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1948年,毛泽东将关于五一劳动节口号原稿中的“工人阶级是中国人民革命的领导者,解放区的工人阶级是新中国的主人翁”,改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体现了
A.中国共产党建设民主政治的诚意和决心
B.人民解放军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
C.中国共产党开始意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
D.工人阶级不再是革命的领导阶级
2019-10-10更新 | 533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一中2019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还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采取的民主政治制度是
A.人民大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2019-09-1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十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7 . 从清末立宪到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中国的宪政建设经历了近半个世纪,其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A.《共同纲领》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钦定宪法大纲》
8 . 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忘迄今实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国共北平谈判
2019-08-1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9 . 建国初,我国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1954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都得到了确认。这是因为三大政治制度
A.有利于建立联合政府
B.体现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
C.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
D.具有人民性、民主性特点
2019-07-24更新 | 555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表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合理的是
史实结论
A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得到了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揭开了筹建新中国多党联合执政的序幕
B1964年1月28日,法国《世界报》刊登了中法两国建交的公报中国打破了长期的外交僵局
C1964—1974年十年间,我国未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遭到彻底破坏
D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新型政党制度

A.A
B.B
C.C
D.D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