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1949年,各民主党派均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后来,各民主党派均把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写进自己的章程。材料表明中国(     
A.党派监督职能正在消失B.民主党派失去存在基础
C.爱国统一战线范畴扩大D.多党合作基础日趋坚实
2 . 新中国成立之际,新政协筹备会向社会各界征集国旗图稿,自发出征求国旗图案通知以来,国旗审查小组平均每天收到100多幅国旗图稿,近一个月时间收到了2992件。这些图稿作者中,工人和职员最多,学生和农民次之。国内各省几乎都有图稿寄来,也有从国外寄来的。这反映出(     
A.国际上积极支持新中国成立工作B.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的建设精神
C.人民对于新中国成立的热情高涨D.全国上下的美术设计氛围浓厚
3 . 1949年8月,新政协筹备会各单位首席代表座谈会在中南海勤政殿召开,讨论新政协代表名单。毛泽东看到参加新政协的单位,人选和各项统计册后风趣地说,那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天书”。这表明,新政协代表名单
A.深得民众欢迎B.由地方产生C.需要慎重对待D.具有广泛性
4 . 中国的民主是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的民主,人民能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作出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的协商,体现了代议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的政治形式,形成了区域利益与界别利益纵横交错的表达机制,意味着主权在民与精英参政内在统一的运作方式。材料论述了我国
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必然性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优势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符合国情D.享受民主权利主体的广泛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抗战爆发前后,中共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党外人士意见,我国政党协商制度由此肇始。抗战结束后,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在重庆谈判、旧政协会议等场合进行协商,政党协商制度进一步酝酿。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协商机制逐渐固定,政党协商制度得以初建。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恢复政党协商传统,并通过中共中央文件形式将政党协商制度确立下来。我国政党协商制度的发展历程,是中共探索新型国家制度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共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典型缩影。

——摘编自《中国政党协商制度生成与发展:从“座谈”到“制度”》

材料二   长期以来,英国一直被视为实行两党制的典型国家。英国政党产生于议会。l7世纪70年代,围绕詹姆士是否可以继承王位的问题议会分裂为两派,即“托利党”和“辉格党”。两派在议会中相互攻讦,斗争不断。在19世纪,两派逐步演变为保守党和自由党,在l9世纪末它们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现代政党。至此,现代意义上的两党制在英国形成。l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党由盛转衰,工党成立并发展壮大。1924年后,工党与保守党轮流执政。在英国,两党制与议会制度“生死相依”,议会选举是两党制运行的具体方式和制度安排,它保证了两党制度的稳定。

——摘编自常胜泽《生死相依”的英国两党制与议会选举制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政治协商制度与英国两党制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