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2024·江西鹰潭·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53年8月 16日的《新华日报》详细报道了江苏省统计,1953 年江苏全省69个县共有选民 21181375 人, 参加选举的有 17331664人, 占选民总数的 81.83%, 共选出代表 352129人。一些人说:“我们穿新衣,办新事,选出心上满意人”,此次选举体现了(     
A.社会主义民主的确立
B.法制建设深入人心
C.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
D.践行人民民主原则
2024-03-22更新 | 133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8 中国现代史:改革开放前 选择题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2 . 下表节选自《枣庄市志·大事记1950一1985》,这反映了(     

1950年4月11日

怿县召开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由推举或各民主党派自行选派)

1951年5月16日

怿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

1954年7月7日

怿县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A.民主政治建设得到推进B.五四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
C.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完善D.统一战线组织进入新阶段
2023-03-02更新 | 268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知识竞赛历史试题(2)
22-23高三下·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3 . 政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有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之分。
(1)       根本政治制度是____制度。
(2)       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____制度、民族____制度、基层群众____
2023-01-2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选择性必修3本)
4 . 图3为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摘录。这体现了( )
A.该制度的人民性和民主性B.基层民主制度的发展完善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完全确立D.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已构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二上·安徽宣城·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下图为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结构图,图示内容反映出我国(     
A.民主的内容有了新的调整B.人民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
C.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D.新时期民主政治日益发展
2022-12-03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核心素养02时空观念-【核心素养+增分题型】致胜2023年高考历史提分专项训练(新教材地区专用)
6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人民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已经结成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根据以上材料可知(     
A.建国初期形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B.宪法规定了中国三大根本政治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起来D.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已经初见成效
2022-11-16更新 | 301次组卷 | 3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测)

7 . 史料一 如下表是1954年北京西单区第一届人大代表构成统计表

类别政府党派团体驻区
机关
工人文教
卫生
私营
工商业
少数
民族
宗教街道
居民
人数964853241313442
比例
(%)
5.113.412.274.5530.1113.647.397.392.2723.86

史料二 毛泽东还曾指出:“对民主人士,我们要让他们唱对台戏,放手让他们批评。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就有点像国民党了。”关于请民主党派唱对台戏的意义,陈云指出:“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哪里有唱对台戏的,哪里有‘反对派’,哪里的工作搞得就好,否则,工作就搞不好。……有民主人士监督我们,对工作有好处。如果革命胜利后,长时期没有‘反对派’,只有一派人讲话,听不到不同的意见,那么工作就会出毛病。”

——孟醒《毛泽东在50年代》

[史料运用]


(1)史料一反映的是我国的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根据史料探究这一政治制度的特点,并说明其作用。
(2)史料二中,毛泽东、陈云在讲到“反对派”这个词的时候,都是加上了引号的。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2022-10-0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2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8 . 有学者指出,1949年以后的几年中,共产党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了中国。他们推行一种统一的全能的结构,并将它扩大到每个城市、每个村庄和每个家庭,以取代过去那种权力分散的松弛的政治状态。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     
A.集中全国力量实现了国家统一
B.完善了国家的民主政治体制
C.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胜利
D.通过体制建设重塑国家形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4981日,《人民日报》升格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成为传播中国共产党声音的喉舌。每逢建党节,《人民日报》通常会以社论的形式表达纪念。下表为不同时期"七一社论"的词频分布。

时期项目12345678910
19491965关键词人民领导革命建设党员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群众干部毛泽东
词频43373636272726252322
19661976关键词革命无产阶级毛主席群众路线社会主义斗争人民领导毛泽东思想
词频310256240159156152129113107105
19782011关键词建设人民社会主义改革领导思想历史群众政治党员
词频373259247247239236148147146143
20122021关键词人民改革中国共产党历史群众社会主义精神使命中华民族领导
词频118443838282724232121

——摘自齐卫平,樊士博《中国共产党建党记忆的话语变迁与逻辑建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人民日报》高频词汇的变化概括一个主题,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表述成文,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7-04更新 | 231次组卷 | 8卷引用:东北三省四市暨沈阳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制宪权的正当性,集中表现在作为制宪权主体的人民获得国家政权的事实。新中国的民主内涵首先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进而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等各方面事务。作为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的制定者们承继了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宪法文件,延续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观。一些重大的制度设计还参考了1936年苏联宪法、1953年罗马尼亚宪法等国外经验,并根据本国实际作出慎重选择。

——摘编自韩大元《“五四宪法”的历史地位与时代精神》

材料二   中国民法典编纂工作的进行取决于对法典观念的合理定位,即需要服务于实践的考虑,不宜为了追求体系建构而破坏已经形成的法律体制的基本框架;以服务于司法实务为主要考虑因素,注重提供具体规范;应遵循汇编式、重述式的法典观念。中国的民事立法需要通过法典编纂来实现民事立法的科学化,补充制度缺漏。民法典编纂清晰界定了立法与司法之间的界限,有助于建构合理的中国民法的法源体系。

——摘编自薛军《中国民法典编纂:观念、愿景与思路》


(1)结合材料一,归纳“五四宪法”颁布的历史条件。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民法典的编纂理念及其历史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