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1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按照宪法规定,其职权有
①立法权,决定权
②立法权,司法权
③管理权,任免权
④任免权,监督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 . 到1951年10月,全国有27个省、8个行署、146个市、2038个县召开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到1952年底,全国所有的省、市、县、区、乡都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绝大部分乡的人民政府委员会已由乡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这表明当时
A.基层民主制度开始确立
B.“民主建政”有利于国家政权建设
C.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2018-01-18更新 | 365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年级10月份月考历史试题
3 . 20世纪50年代,我国确定的基本政治制度有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普遍推行基层民主选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7-12-15更新 | 263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蓝精灵中学2018年高一必修一模拟考试试题

4 . 制度建设有利于保障政权的稳定,有利于防止专制和腐败,但其能否实现与制度设计、社会环境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膺皇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等等。

——方乾《论中国古代监察制的不独立性》

材料二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请回答:

(1)秦朝在中央设置的“监察官”是什么?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根本目的。

(2)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在权力运行机制方面有什么特点?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尝试保证民主防止袁世凯专权的?

(4)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了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

6 . 中国政治制度伴随社会发展而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音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1)王绾、李斯对地方管理体制的主张各是什么?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具有怎样的意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受参议院弹劾后,由……特别法庭审判之。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自由;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结合约法的具体内容,说明其进步意义。

(3).上图所示内容出自于哪一历史文献?简要说明该文献的历史地位。

据1954年9月《人民日报》报道: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各地选出1226名代表,其中包括177名少数民族代表,147名妇女代表。这些代表齐聚北京中南海参加会议,共商国是。

(4)上文中“代表”参加的是什么会议?该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2017-11-1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蓝精灵中学2018年高一必修一模拟考试试题
7 . 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构成了新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其中包括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
D.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8 . “延安县中四乡在进行普选运动时,在两个村里,有个别群众提出一个地主当乡长,因他识字。当时该乡的群众知道他表现不好,都不愿选举他。大家主张要选能代表群众利益的人当乡长,不要以识字多少为原则。结果地主落了选。”材料所述现象
A.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B.反映出地主不受农民欢迎
C.反映当地群众已经有了民主的意识
D.证明延安实行了普选的民主选举制度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文明在中国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东西方历史和文化以及社会现状的差异使其文明各具特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高原适于畜牧,行族长政治,不能形成巩固的国家,无文明可言;平原土地丰饶,始有农业,行封建政治,有巩固的国体,文明灿然;海滨交通便利,能激发冒险进取之心和向往自由之精神。(注:非洲为高原之地,亚洲为高原、平原交错之地,欧洲为高原、平原、海滨三者调和适均之地。)
——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 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是不可替代的。
(1)概括材料一中梁启超的基本观点,并结合古希腊民主政治及古代中国专制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评析这一观点。
(2)依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有哪些政治制度“已为世人所公认”,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二,分析社会主义中国有哪些政治制度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并谈谈你对政治民主建设的认识。
10 .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村民民主选举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