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据统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共召开四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26个报告,通过了18项决议和10项法律,其人大常委会共召开89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372项报告,通过了78项决定、决议以及19个条例。这说明
A.各民主党派发挥参政议政作用
B.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C.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D.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得到贯彻落实
2 . 约瑟夫·奈在论及新中国民主时说道:“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2020-02-1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如图是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年画。该作品
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品的基本风格
B.体现了百花齐放的创作精神
C.表现了人民群众对民主政治的极大热情
D.适应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民主意识缺乏的现实下所进行的民主政治建设能兼顾政治变革的理想与现实,保证了新旧政治社会秩序在稳定中实现有序过渡。但随着国内外时局的演变,近代中国民主化道路却发生了方向性的改变,政治民主化走上了困顿迷茫、充满曲折的艰辛历程。

——《“五四”前后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困境》

材料二:“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尊重自己的实践成果,同时也借鉴其他国家政治文明的有益经验和成果。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辛亥革命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的民主政治建设“实践”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民治”的实质是什么?根据材料和所学,概述新中国初期是怎样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认识。
5 . 《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各级人民政府。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国家
B.当时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C.全国人大是当时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6 . 建国后召开的某次大会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的束缚和小生产的限制下面,解放我国的生产力”的任务。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各民主阶级、民主党派、工农业劳动模范等各界、各民族代表。这次会议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7 . 我国历届全国人大会议的表决方式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从举手表决到无记名投票,再到电子表决器;从记名按电子表决器到无记名按电子表决器.其中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无记名投票和电子表决器开始占据主导性地位,举手表决的方式渐渐被摒弃。这表明我国
A.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民主发展方向
B.民主政治得到了逐步改进和完善
C.政治体制改革注重完善民主程序
D.人民代表大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8 . 我国的全国人大代表来自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和妇女、归国华侨等都有适当的比例,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至少有一名代表。这表明我国民主具有
A.广泛性
B.阶级性
C.绝对性
D.渐进性
9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
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
2019-01-30更新 | 2285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4届河北省藁城市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