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3 道试题
1 . 1954年,周恩来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今后需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作为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这段话的背景是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确立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C.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D.民主党派在新中国获得合法地位
2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约束作用微乎其微。法律遇到开明皇帝有些用,一遇昏庸暴君,无法无天,所谓“人亡政息”。


(1)材料一反映的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2)材料二选自哪一法律文件?它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成就有哪些?
2020-01-1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49年,中年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建国七十年来,新中国取得巨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时段)“新中国”一词内涵的历史发展脉络
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为改变清王朝危机,设想在巴西建立和管理殖民地时首次提出了“新中国”的概念,希望通过向外移民来挽救民族国家危机。
五四运动前后国人纷纷提出建设“新中国”,各种“新中国”构想的呼声覆盖全中国,“新中国”一词的涵义进一步深化,囊括了民族独立的内容。
1921年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概念和实践两方面深化了“新中国”的内涵,并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新中国”一词的无限能量释放出来。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1)阅读上述表格,提炼“新中国”的基本内涵,并从国家政治建设的角度阐述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材料二   (1949年9月30日)二点即乘车赴中南海怀仁堂,开第一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次大会。最要者为通过《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及选举中国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与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及全体委员……及全体代表由车运至天安门外之广场上,为过去反抗帝国主义、封建魔王而殉难之志士以及解放军之烈士纪念碑奠基典礼。

——节选自《竺可桢日记》


(2)根据材料二指出会议体现的精神,并结合所学分析这次会议的影响。

材料三(1954年9月20日)三点至怀仁堂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今日通过国家大宪章,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宪法,所以外国记者亦特多……票写好后分为八组,十个票箱投票。票上有汉、藏、蒙、畏吾儿四种文字……主席团开会,周总理主席,说明廿二号的政治报告因翻译蒙、藏文需时,延期到廿三日。

——节选自《竺可桢日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2020-01-0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2019新中心五地068高中历史
4 . 201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解说词:“彩车上的巨型雕塑,再现了‘人民代表意气风发步出人民大会堂’的经典场景。中国人民,终于成为了国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自己命运的主人。”该“经典场景”对应的历史事件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B.顺利完成筹建新中国的历史任务
C.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确立
D.标志着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完成
2020-01-04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合格性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历史试题(二)
5 . 下面的表格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新中国
时间会议女性代表所占比例
1949年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10.4%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1.9%
1959年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2.3%

A.女性社会地位提高B.女性参政意识增强
C.女性权益得到保障D.民主政治制度建立
2020-01-0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庐巢七校联盟2019年高三上期第五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新中国7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这一框架下的制度有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7 . 实行民主政治是传统中国向现代转型的必然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材料二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

                                                                        ──赵翼《蘑曝杂记》


(2)结合材料二中指出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

材料三   孙中山说,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子免于倾倒吗?20世纪初的中国,一个声音变得越来越响亮,那就是——革命。此时的孙中山已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他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并始终坚持奋斗,成为20世纪推动中国发生历史巨变的主要代表。……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中央电视台《复兴之路》解说词


(3)材料三指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指什么?

材料四   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

第十三条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摘自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4)材料四、五主要体现了我国哪些民主政治制度?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我国政治建设的发展趋势。
8 .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里程碑”表现在
A.新中国的成立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D.建立了根本的政治制度
2019-12-2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四校 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区域自治机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1954年宪法中的上述条文规定我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这一规定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何意义?
(2)材料二所体现的制度的实施有什么历史意义?
10 . 中国现代有一种制度被誉为“是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该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019-12-1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