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3 道试题
1 . 下图为浙江东阳新闻网报道的永乐自然村村民蒋有军收藏的《一辈子第一回》选举宣传画和广西梧州日报报道某市民收藏的《选民证》。下列对这两幅图片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反映建国初期的基层民主选举
B.基层民主选举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
C.选民证见证了新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D.选民证是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统一印制
2 . 制度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新中国建立以后,在民主政治的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新时期我国确立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①共同管理、团结一致 ②民主选举、民主决策 ③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3 . 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制度建设的重大成果是(     
A.召开人民政治政协会议B.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C.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扩展基层民主选举
4 . 我国人口特别少的 33 个少数民族,如基诺、络巴等,在全国人大都有 1 位人大代表的名额,由此可见
A.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C.人民当家作主是包括我国所有少数民族人民在内的当家作主
D.少数民族人民可以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5 . 1945年10月,在回答英国记者的提问“中共对‘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及解说如何”时,毛泽东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下列制度设计中,集中体现毛泽东的论述的是
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B.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 . 下图是2003年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之一申纪兰。有关她的报到:“申纪兰是全国唯一的一位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届的全国人大代表,被国际友人称为资格最老的‘国会议员’”。她第一次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应该是在哪一年?                                                                                                      
A.1949年B.1954年C.1956年间D.1982年
2016-12-07更新 | 6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2011学年江苏省盱眙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7 . 中国的政治制度自古至今绵延流长,不同时代呈现不同特点,在传承借鉴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仁宇曾说:“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什么深远影响?

材料二 有人说:“……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


(2)你是否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三 俞可平在《人民至上——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文中指出:“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


(3)结合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成就说明“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有哪些?
2016-12-07更新 | 3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期中考试历史卷
8 . “人大和国务院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管理机关,如果把人民政协也搞成国家权力机关,就成为二元论了,这样就重复了、分散了,民主集中制就讲不通了.”与毛泽东这段话直接相关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召开
9 . 毛泽东说:“政协的性质有别于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它也不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政协是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统一战线组织。”毛泽东这一论述的背景是
A.解放后共同筹建新中国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C.政治协商制度初步确立
D.文化大革命中制度破坏
10 . 小明同学在复习历史时,写下了下图所示的笔记。据此判断,其复习主题应是
A.新中国治国方略的制定
B.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C.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依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