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 道试题
1 . 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正式建立于
A.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度的宪法大纲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第一部宪法
3 . 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依法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选举人民代表的摄影作品,图中“场景”体现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投票场景
A.“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 . 下图是某位同学的课堂笔记。其中空白处应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C.村民自治制度确立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2021-03-15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辛亥革命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民主意识缺乏的现实下所进行的民主政治建设能兼顾政治变革的理想与现实,保证了新旧政治社会秩序在稳定中实现有序过渡。但随着国内外时局的演变,近代中国民主化道路却发生了方向性的改变,政治民主化走上了困顿迷茫、充满曲折的艰辛历程。

——《“五四”前后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困境》

材料二:“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尊重自己的实践成果,同时也借鉴其他国家政治文明的有益经验和成果。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辛亥革命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的民主政治建设“实践”有哪些?
(2)根据材料和所学,概述新中国初期是怎样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认识。
6 . 1954年9月15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有了这样广泛的代表性,这个代表大会会议所讨论和决定的一切,就将完满地表达全国人民的意志。”“这个代表大会”是指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 . 退休的王望春老人,从1953年到2006年,一共参加了13次人大选举,每一次她都会把选民证保存好。这些选民证表明,新中国
A.对外政策的不断调整B.建立了基层民主制度
C.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D.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
20-21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名校
8 . “这些(政治)制度的选择,都是中共领导人,第一代领导集体,是从历史中,从中国国情出发的,……是适合中国国情的。” 这些“政治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是
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B.邓小平的一国两制
C.村民自治民主选举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9 . 1954年全国21万多个基层选举单位进行选举,登记选民为3.23亿人;全国共选出566万多名基层代表;这些代表再召开各级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1226名全国代表。这一实践反映新中国的
A.政治协商制度B.村民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 . 1949年10月1日下年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这包括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现代企业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