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1954年9月,民盟中央主席张澜在一次会议上说:“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这里张澜所说的“大宪章”(     
A.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B.标志着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
C.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
2022-10-04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豫北名校普高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测评(一)历史试题
2 . 中共中央经过一年多的研讨提出了宪法草案初稿,于1954年3月提交宪法委员后讨论通过。之后在全国组织各方面代表进行2个多月的讨论,根据讨论意见修改并于6月14日公布,交全国人民讨论。然后宪法委员会原草案再次进行修改,最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由此可见1954年宪法
A.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B.制定过程具有严肃性和人民性
C.规定了国家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D.规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
3 . 1950年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其立法原则是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婚姻家庭制度,实行婚姻自主、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和儿童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家庭制度。这部法律的制定
A.彻底颠覆了封建社会的伦理秩序B.开启了新中国的民主法制进程
C.加快了男女政治权利平等的实现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继续
4 . 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决定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改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草案),以避免同国家权力机关所通过的具有强制性法律效力的“法”和“条例”相混淆。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已结束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出现曲折
C.人民政协的职能面临转变D.我国政府结束了政党竞争的历史
2021-10-25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蔡定剑在《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指出,“当年起草(1954年)宪法时,毛泽东曾要求每个宪法起草委员会成员熟读苏联宪法,对一些条文不太明确和有争论的地方,都要引用苏联宪法来解释或作为论据”。据此,该宪法
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制订过程中存在若干矛盾
C.深受“一边倒”方针影响D.移植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人民自由权有以下规定:

三、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

四、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

七、人民有信教之自由。

……

材料二   《中华民国约法》对人民自由权有以下规定:

三、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

四、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

七、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信教之自由。

……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人民自由权有以下规定: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请回答:
(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在人民自由权的规定方面有什么变化?这反映了什么实质性的问题?
(2)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在人民自由权方面有哪些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3)从近代以来中国法制的发展历程中你获得哪些认识?
7 . 在1954年宪法制定时,周恩来总理指出:“我们现在的宪法草案,在全国是已经有了基础的,我们实行了三年《共同纲领》,大家在政治生活上、在实践中,体验了、认识了我们的国家制度、政治结构和人民权利这些问题。”这说明
A.广大人民要求尽快制定宪法
B.《共同纲领》已脱离了时代需要
C.宪法制定已具备了人文基础
D.人民政治权利需要宪法保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