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法律与国家治理

材料   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一书中说,春秋时期贵族认为刑律越秘密越好,这样才有利于贵族随意处置老百姓。①郑国的子产于公元前536年“铸刑鼎”——把惩治犯罪的刑律铸在金属鼎上,让老百姓知道犯了法会得到什么样的处罚。②这个做法遭到了很多贵族反对。③子产此举,开启了中国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春秋时期,宗法贵族减弱了气势,新的地主阶层兴起,各利益集团、社会阶层以及经济条件都在发生变化。④“铸刑鼎”这一重大改革措施符合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摘编自马立诚《子产铸刑鼎》


(1)材料中属于历史史实的序号是____,属于历史解释的序号是____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时期“铸刑鼎”这一改革措施产生的历史背景。

材料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受参议院弹劾后,由……特别法庭审判之。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依据材料,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国家治理观念上的进步性。

材料   


1954年国庆节,游行群众抬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模型通过天安门广场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该宪法体现的两大原则是什么?

材料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和国家长治久安。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1023日)


(4)指出材料中的核心观点。结合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2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十九条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可决弹劾之。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1213日)


(1)根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规定的政治体制体现了什么原则?简要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体现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时代背景。
(3)材料三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总体上讲,美国本质上是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代表资产阶级的少数人掌权是美国民主制度的根本性质。为了掩盖政权的这一性质,使国家机器能够以大多数人意志的名义有效运转,美国设计了一整套较为系统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规范。这些制度规范的基本要素如下:在政治体制上采用“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机制;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实行联邦制,联邦和地方各有一套相对独立的权力机构,根据宪法的权力界定各行其是;在政党制度上实行两党制,共和党和民主党轮流执掌政权。在这些正式的制度规范之外,利益集团、大众传媒等政治力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对美国政治施加了巨大的体制外影响,使美国的政治运作过程呈现出十分复杂的特性。联邦宪法草案刚一脱稿就暴露出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这部标榜为民主的宪法竟然没有写入保障人民权利的条款。

——摘编自宗传军《美国民主制度特点新论》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争取社会主义前途的社会发展要求,确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制度。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的最初实践是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的“三三制”,1954年,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正式建立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经过反复总结和试验,不断扩大基层民主。

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效地促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政治制度是社会制度中的核心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由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乃至于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决定和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首先来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

——摘编自黄百炼《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巨大成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民主制度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民主制度的内容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的认识。
4 . 中共中央经过一年多的研讨提出了宪法草案初稿,于1954年3月提交宪法委员后讨论通过。之后在全国组织各方面代表进行2个多月的讨论,根据讨论意见修改并于6月14日公布,交全国人民讨论。然后宪法委员会原草案再次进行修改,最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由此可见1954年宪法
A.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B.制定过程具有严肃性和人民性
C.规定了国家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D.规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

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材料二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政治理…….创造适合中国国情.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实现形式。这些与当时国民党的统治制度形成了鲜明对照,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并得到人民的拥护。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主要原则。有人认为“《临时约法》一个致命缺陷在于,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而影响了对整个宪法结构的理性思考”,请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实现“民治”的具体表现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实现”的新举措。
2021-12-21更新 | 135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对下面年代尺空白处相关史实描述正确是
A.规定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B.是我国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C.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D.推进了农村民主制度建设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上述规定揭示出新中国政权
A.人民当家作主的性质B.民族团结繁荣的原则
C.巩固国家统一的方式D.党派合作协商的制度
2021-08-28更新 | 136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十九条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可决弹劾之。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崇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典和国宪法》

材料三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1213日)


(1)根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规定的政治体制体现了什么原则?试分析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依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949年到1956年,新中国确立了哪三大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3)材料三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观点?它的提出吸取了怎样的历史教训?结合所学知识概要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2021-08-25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五四宪法虽然肯定了社会主义的原则,但仍然承认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经济格局,承认各民主阶级,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结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治格局。在法律上保护资本家所有权和个体劳动者的私有权。”这反映出五四宪法
A.确保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方向B.具有过渡时期的历史特点
C.仿效了当时苏联宪法的内容D.确立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50年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婚姻法》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的封建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等。”这部法律的颁布
A.肃清了封建婚姻制度的余毒B.实现了婚姻自由与男女平等
C.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婚姻制度D.适应了社会变迁与发展需要
2021-03-28更新 | 542次组卷 | 9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