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制度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特尔高级院士Gene Meieran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再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

——《维基百科》

材料二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三   1901年,张之洞提出:“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相互维持之法也。中国民智未开……下议院此时断不可设,若上议院则可仿行。”(欧洲常例,下议院为平民院,上议院为贵族院)

材料四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

材料五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十三条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突破性创新”和“渐进式创新”在隋唐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3)材料三张之洞的言论中体现了新旧时代的矛盾,依据材料三说明张之洞政治思想中的矛盾之处。
(4)根据材料四从社会近代化的角度指出《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中华民国确立的政治体制与中国古代的权力制衡体制有何不同?
(5)根据材料五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世界政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的表现。
2020-12-08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六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各国人民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下列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权利法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分别反应了法国、英国、中国的民主化进程
B.分别由国民议会、议会、全国人大制定
C.分别体现三权分立、“议会至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
D.标志共和制、君主立宪制、社会主义分别在法、英、中最终确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