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法律上层建筑的初步确立,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基本形成。其标志性事件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B.政协《共同纲领》的颁布
C.“一五”计划的实施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2 . 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  )
A.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我国第一部民法通则
C.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宪法D.资本主义性质的宪法
3 . 毛泽东在1954年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毛泽东所说的依据是
A.该宪法只是临时约法B.该宪法由政协会议颁布
C.全国人代会尚未召开D.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
4 . 如表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首先在西藏得以成功实行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和西方议会制度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
D“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首先在解决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A.AB.BC.CD.D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共同纲领》提出:“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人民政府应鼓励其经济的积极性,并扶助其发展”;1954年宪法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后者是对前者全盘否定B.两者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C.两者均由全国人大通过D.反映了社会性质正发生改变
2022-08-13更新 | 341次组卷 | 36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954年6月至9月,中国有组织地开展了宪法草案的讨论和宣传。据统计,许多地区的参与者超过当地成年人口的70%,有些地方甚至超过90%,共收到118万多条意见、建议和问题。这一活动
A.反映了自由平等的民族政策B.体现了社会性质的变化
C.体现了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D.表明公有制地位的确立
2021-07-0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1954年3月,新中国宪法起草委员会决定将宪法草案公布并交付全国人民讨论,在全民大讨论中,宪法起草委员会共收集到各类意见共五十二万多件。这反映了
A.人民参政意识的增强B.“一五”计划的科学性
C.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D.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
8 . “五四宪法虽然肯定了社会主义的原则,但仍然承认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经济格局,承认各民主阶级,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结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治格局。在法律上保护资本家所有权和个体劳动者的私有权。”这反映出五四宪法
A.确保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方向B.具有过渡时期的历史特点
C.仿效了当时苏联宪法的内容D.确立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9 . 我国向社会公布法律草案征求意见,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的制定。200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宣布委员长会议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一般都要予以公开,广泛征求意见。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增加以网络的方式征求意见。这一发展过程
A.保证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B.发挥了人大制度作用
C.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D.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
2021-04-01更新 | 1048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B.确立了新型国家架构
C.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法律依据D.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