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共同纲领》提出:“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人民政府应鼓励其经济的积极性,并扶助其发展”;1954年宪法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后者是对前者全盘否定B.两者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C.两者均由全国人大通过D.反映了社会性质正发生改变
2022-08-13更新 | 341次组卷 | 36卷引用: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
A.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B.实行“一国两制”
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22-05-31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训练题
3 . 下表是不同历史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国家制度构建的论述。对材料中的内容理解最全面的是
时间主张文献
1927年3月一切权力归农会《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政权为全国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1940年1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保障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新民主主义论》
1954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制度构建与各时期的革命任务相适应
B.制度构建是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保证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人民民主的贯彻有效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
2022-02-16更新 | 452次组卷 | 18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1954年9月20日,有人激动地写道:“我们将不再称它作宪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交付表决了。我们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吧!……主席宣布:投票的一千一百九十七个人,同意的一千一百九十七张票。欢呼声像怒潮”。通过该宪法的会议是
A.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B.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
C.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D.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4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当天交付全国人民讨论并征求意见。全国参加讨论的多达1.5亿多人,提出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宪法起草委员会采纳吸收其中的100多条。这一过程
A.初步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B.满足了人民当家作主愿望
C.奠定了新中国成立的基础D.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2021-05-20更新 | 187次组卷 | 18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6 . 1954年宪法草案审定时,在文字表述上将原先条文中的“为、时、应、得、其、凡 ”等字,全部改为“是、的、时候、应当可以、他们或它的、任何或一切”,“规定之”中的“之”字也全部去掉了。该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表述平实体现人民性B.强化宪法的权威性
C.表述准确以避免歧义D.尽量体现社会转型
2021-04-29更新 | 195次组卷 | 43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育才中学学益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面是1954年6月《人民日报》刊登出宪法草案后人们宣传并讨论宪法的照片。这说明,当时
A.广大民众完全赞同宪法草案B.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了法制化
C.新中国首部宪法已顺利通过D.宪法制定坚持人民民主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指出,无论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的起草过程中,还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初稿的讨论中,参与人员既有政治精英和知识分子,也有普通工人和农民。这表明1954年宪法的制定(  )
A.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B.发挥了人大制度作用
C.保证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D.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
2021-04-01更新 | 238次组卷 | 18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科)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在讨论1954年宪法草案过程中,收到了来自全国各阶层8000多人的修改意见,毛泽东同志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说,我们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他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未完全建立B.新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D.学习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
2021-03-19更新 | 386次组卷 | 7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选自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开幕词中的“里程碑”体现在会议
A.确立社会主义制度B.选举新的国家领导人
C.确定中国共产党核心地位D.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