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下图所示为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批注版)第一条。据此可知,新中国婚姻法(     
第一条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妇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封建婚姻制度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包办强迫。在旧社会里,青年男妇的婚姻……
①注重群众普法教育②坚持社会主义原则③彰显反封建民主精神④体现保护弱势群体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 . 1954年,中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这说明
①中国法治建设基础初步奠定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
③中国的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
④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2-06-0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年代尺的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A.召开人大制定宪法B.国民经济全面恢复
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D.取得抗美援朝胜利
4 . 1954年,在新中国1.5亿人参加的一场讨论中,人民群众一共提出了118万条修改、补充意见,这些意见被分成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部分。这场大讨论的对象应该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它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它的颁布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经济上的新胜利,并且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材料中的“它”
A.是新时期中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B.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C.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D.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
2021-08-09更新 | 156次组卷 | 17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五校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1954年6月至9月,中国有组织地开展了宪法草案讨论和宣传。据统计,许多地区的参与者超过当地成年人口的70%,有些地方甚至超过90%,共收到118万多条意见、建议和问题。该活动
A.增强了人们的民主参与意识B.保证了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
C.标志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开创了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2021-06-1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0-2021学年高二5月阶段性联考历史试题
7 . 刘少奇同志在一次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从1953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用法律的形式把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肯定下来。”制定“这样的宪法”的大会应该是
A.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8 . 从1954年1月9日到3月9日,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完成了100条条文的草稿。对此草稿,经过中央、宪法起草委员会等多次上上下下的讨论,于1954年9月20日,获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一致通过,予以颁布实施,这就是1954年宪法,从而取代了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体现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B.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C.保障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D.体现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政权特色
2020-10-2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指的是
A.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立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020-09-24更新 | 167次组卷 | 74卷引用:浙江省磐安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2014年是甲午年,在最近的两个甲午年(1894、1954年)中所发生的一些大事及其影响,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转折性的。下列对这两个甲午时期的概括最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中国签订首个资本输出条约;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出席国际会议
B.中国政治民主探索开始;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C.中国救亡探索模式转型;中国社会主义法制道路探索的开始
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初具规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