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1954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第8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在以后历次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宪法中,都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明确规定。对于这些规定作用的理解,错误的是
A.团结了广大的人民群众B.影响了宗教的教义礼仪
C.巩固了新生政权的稳定D.促进了经济建设的发展
2022-05-01更新 | 227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指出:“我们的宪法(1954年宪法)是新的社会主义类型,不同于资产阶级类型。我们的宪法,就是比他们革命时期的宪法也进步得多。”1954年宪法的进步性突出体现在
A.公民享有言论集会等充分权利B.人民直接投票选举国家领导人
C.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D.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成立自治区
2022-03-09更新 | 378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临澧县第四中学2022届高三考前押题卷历史试题
3 . 1954年,在新中国1.5亿人参加的一场讨论中,人民群众一共提出了118万条修改、补充意见,这些意见被分成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部分。这场大讨论的对象应该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4 . 新中国在起草1954年宪法时,既参考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宪法,也借鉴了新中国成立前的一些宪法,还请了一些法律顾问和语言学专家从严谨性和语言文字上为新宪法把关。材料反映出新中国宪法
A.有鲜明的中国特色B.力图实现公平正义
C.具有博收慎取精神D.在借鉴中走向完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合作社经济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或者是劳动群众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半社会主义经济。劳动群众部分集体所有制是个体经济、个体手工业者和其他个体劳动者走向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过渡形式。”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
B.为推行联产承包制创造条件
C.完成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目标
D.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6 . 美国在建国理政过程中,先由13个州的代表共同协商制定了一部宪法,后建立了联邦制民族国家,进而形成各种利益集团和两大政党,遵循的是“宪法--国家--政党”的道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则走的是
A.“国家--宪法--政党”的道路
B.“政党--宪法--国家”的道路
C.“国家--政党--宪法”的道路
D.“政党--国家--宪法”的道路
2016-12-23更新 | 704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县2018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试题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大会的主要功绩是
A.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确认《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C.制定了《共同纲领》
D.选举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2016-12-12更新 | 9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湖南省湘潭市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8 . 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委员名单由毛泽东提出,构成比例为:民主党派如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以上材料说明
A.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多党合作协商制度的产物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
C.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物
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
9 .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这标志着我国人民民主政治和人民民主法制建设进入新阶段。这里的“新阶段”主要是指
A.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结束
B.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宣告确立
C.国家根本大法和人民民主政权建立
D.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与宪政基础奠定
10 . 建国初期,我国制定了《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婚姻法》《工会法》《惩治贪污条例》《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等一系列重要法律。1954年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1949年到1957年,中央制定的较重要的法规性文件共1261件。这说明建国初期
A.我国全面学习苏联的立法经验
B.法律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发挥了重要作用
C.政协很好地代行了人大的职能
D.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推动了立法工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