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2 .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进行了新法的创建,如制定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起草了《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
A.表明依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
B.保障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
C.不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使国家管理实现了有法可依
2018-02-04更新 | 380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54年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体现的原则是
A.人民当家作主原则
B.社会主义原则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人民民主原则
2018-01-2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试题
4 . “祖国,您在哪里?……在西藏和平解放的签字笔里,在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雄壮歌声里,在新宪法散发出的阵阵书香里……”诗中“新宪法”指的是
A.1954年宪法
B.1949年《共同纲领》
C.1982年宪法
D.《临时约法》
5 .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首要任务是
A.制定根本大法
B.选择国家领导人
C.规定一五计划内容
D.确定统一战线政策
2018-01-0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六七单元练习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摘自《东华录》(清)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人民版教材·必修Ⅰ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宪法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人民版教材·必修Ⅰ

请回答:(1)比较三段材料,所体现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简要分析材料一中的政治体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

(2)分析材料二和材料三两部宪法性质有何不同?分别指出其在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中的地位。

2017-12-1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第十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保障了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C.进入了有法可依、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化社会的新时期
D.确立了民主选举、决策、管理及监督的基层民主制度
10 . 1954年,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里程碑”主要是指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全国人大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D.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制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