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规定了治国理政的各项重要制度政策,如国家属性和政治体制等,对国家重大问题的总原则、总方针予以明确。据此推知,《共同纲领》(     
A.吸收了多方面法制经验B.推动了新中国法治建设进程
C.践行了依法治国的方略D.指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2 . 参加“新政协”的代表司马文森记录了《共同纲领》的讨论过程:“初步草案提出了,100多位筹备委员就分开成为许多不同的小组,按照不同性质内容,逐条逐句逐字来讨论,三番五次地谈了又谈,改了又改。就这样,足足忙了快有3个月时间。”这反映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B.新政协代表来源的广泛性
C.新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D.协商的平等性、充分性
3 . “克服西方两党制和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指的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2021-02-01更新 | 780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北江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这一规定
A.标志着民主革命的完成B.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原则
C.反映了基层民主的创新D.体现了政治协商的特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认为:“中国某部法律文件规定国家机构存在一个集中权力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下面设立各个职能机构,政务院和法院都是其职能部门。”这一文件
A.确定了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开创了我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C.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D.明确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6 . 1949年9月2日,周恩来在解释新政协会议未将社会主义前途写入《共同纲领》时说:“只有全国人民在自己的实践中认识到这是唯一的最好的前途,才会真正承认它,并愿意全心全意为它而奋斗。”据此可知《共同纲领》
A.体现了重视国情的现实主义风格B.对国家道路的判断尚不明朗
C.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
7 . 《共同纲领》起草后,经过了七次反复的讨论和修改,由五六百位代表分组讨论了两次,然后将草案提交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基本通过,才提交政协全体会议讨论。这说明《共同纲领》的通过
A.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B.听取了不同阶级与阶层的诸多建议
C.见证了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的建立D.经历了新中国空前规模的普选过程
8 .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我们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①《共同纲领》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政治协商制度 ④民主集中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9-06-08更新 | 4471次组卷 | 64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国家机关,必须厉行廉洁、朴素的、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工作作风,惩治贪污、禁止浪费,反对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该纲领的颁布
A.推动了执政党党风建设
B.确保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与工作重心转移相适应
D.加速了国家经济计划的开展
10 .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经济活动的法律依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七届二中全会决议
C.过渡时期总路线
D.民主革命纲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