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在立国之初就不能不研究和制定一个根本大法,作为全国人民共同遵守的政治准则……但建国之初,还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但国家又不可一日无法。因此,当时就采取了一种变通办法。”这种“变通办法”就是
A.制定了1954年宪法B.颁布《共同纲领》
C.确立依法治国的方针D.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2021-09-22更新 | 261次组卷 | 39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共同纲领》的序言郑重宣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致同意以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专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政治基础,并制定以下的共同纲领,凡参加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各单位、各级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均应共同遵守。这说明《共同纲领》
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B.起到了宪法性作用
C.确立了多党合作制度D.提出了新中国国名
3 . 参加“新政协”的代表司马文森记录了《共同纲领》的讨论过程:“初步草案提出了,100多位筹备委员就分开成为许多不同的小组,按照不同性质内容,逐条逐句逐字来讨论,三番五次地谈了又谈,改了又改。就这样,足足忙了快有3个月时间。”这反映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B.新政协代表来源的广泛性
C.新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D.协商的平等性、充分性
4 . 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     
A.《双十协定》B.《论联合政府》
C.《共同纲领》D.《论十大关系》
2019-01-30更新 | 2546次组卷 | 62卷引用:宁夏育才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进行了新法的创建,如制定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起草了《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
A.表明依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
B.保障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
C.不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使国家管理实现了有法可依
2018-02-04更新 | 380次组卷 | 18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可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与上述条文出自的法律文件相关的是
A.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C.实行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
D.1949到1954年代行宪法职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