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有人评价说:“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意志拥护”。据此判断“它”最有可能是
A.《临时约法》B.《告台湾同胞书》
C.《共同纲领》D.《解放思想,实事求事,团结一致向前看》
2021-11-04更新 | 152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在立国之初就不能不研究和制定一个根本大法,作为全国人民共同遵守的政治准则……但建国之初,还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但国家又不可一日无法。因此,当时就采取了一种变通办法。”这种“变通办法”就是
A.制定了1954年宪法B.颁布《共同纲领》
C.确立依法治国的方针D.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2021-09-22更新 | 261次组卷 | 39卷引用: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3 . 毛泽东在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指出:“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     
A.成为新中国的建国纲领B.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4 . 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这一规定
A.标志着民主革命的完成B.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原则
C.反映了基层民主的创新D.体现了政治协商的特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9年9月2日,周恩来在解释新政协会议未将社会主义前途写入《共同纲领》时说:“只有全国人民在自己的实践中认识到这是唯一的最好的前途,才会真正承认它,并愿意全心全意为它而奋斗。”据此可知《共同纲领》
A.体现了重视国情的现实主义风格B.对国家道路的判断尚不明朗
C.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
6 .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我们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①《共同纲领》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政治协商制度 ④民主集中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9-06-08更新 | 4470次组卷 | 64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包头钢铁公司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如果说1954年宪法开启了一个新制度,那么这个制度的契机和雏形早已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孕育了。这说明1954年宪法
A.缺乏变革的创新性
B.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
C.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D.推动了社会制度转型
2019-01-15更新 | 218次组卷 | 17卷引用: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这一规定反映出当时
A.人民政协已成为统一战线组织
B.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C.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彻底完成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建立起来
2018-10-19更新 | 212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5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卷
9 . 1953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下列对此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此时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
B.各族人民都可以选举自己的人大代表
C.共同纲领为此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执政方针
D.它说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2015·上海·高考真题
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这段话出自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论联合政府》
C.《共同纲领》D.《上海公报》
2016-11-27更新 | 1351次组卷 | 2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