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教科书反映主流价值观念和社会现实,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1901年初版),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电”的解释“阴阳二气薄而生热,热而发光日电”。“雷”的解释:“阴阳二电摩荡空际,鼓击而成声者为雷。”“议”的阐述:“谓欲事合于义,必群相论议也。因引中为风议谏议之议。今中国有事上闻,辄归部奏;泰西各国则归上下议院公议。”
材料二 下列是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
“国会是资产阶级和地主控制的, ……这部宪法保障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可耻地保存奴隶制度,把种族歧视固定下来,使广大的劳动者失去了起码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它所宣布的‘自由’意味着种植主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巩固, 意味着剥削的自由。”
——《世界近现代史》(高级中学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 年版
“美国宪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宪法所确立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共和制等原则,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多年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也为后来许多国家所效仿。
——《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


(1)据材料一,概括该书的特点,并分析其所体现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分析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侧重点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不同的原因。
2019-01-30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上期期末历史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初建,开国皇帝朱元璋就谕旨告诫群臣:“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唯廉者能约己而利人,贪者必损国而厚己”。为了巩固皇权,率先设立锦衣卫以监视官民。朱元璋深谙作为“防民之具,辅治之术”的法律的极端重要性,在继承前代法律文献的基础上制订颁行《大明律》,又亲自编定《明大诰》。朱元璋立法一为治民,二为治吏,尤其是《明大诰》则着重于惩治贪官,可以视为反贪刑事特别法。朱元璋的女婿、附马都尉欧阳伦,不顾朝廷的禁令,向陕西贩运私茶,一位小吏向朱元璋告发了此事,朱元璋立即下令赐死欧阳伦,同时发了通敕令,表扬那位小吏不畏权贵的斗争精神。

材料二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因为胜利,党内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建国初在全国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到1952年1月,全国共查出贪污旧币1000万元以上的贪污犯10万余人,判处死刑的有42人。1952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新中国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对贪污罪的惩治作出明确规定。……这一阶段的反腐败主要不是依靠法制和专门的反腐机关,而是依靠党和政府自上而下领导和发动的群众运动,如先后开展的整风运动、四清运动等。

2009年,中共中央制定《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决定成立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2015年《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对巡视工作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明确。2017年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巡视利剑》,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五集电视专题片,分别是《利剑高悬》《政治巡视》《震慑常在》《巡视全覆盖》《破解“历史周期率”》。


(1)根据材料一概括朱元璋反腐防腐的主要举措,简评其反腐成效。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共产党反腐举措的特点,谈谈你对中共反腐惩贪的认识。
3 . 自古以来,各国发展中出现过多种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A)                                                         (B)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的政治制度(模式)各是什么?
材料二 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猛烈冲击,封建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动摇。欧美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国经过艰苦的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尽管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生的时间不同,每个国家又会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百度网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方确立代议制民主的主要原因。列举英、德、美三国的史实说明其“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
材料三 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
——俞可平《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前30年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有哪些?改革开放后30年实现的“民主增量”又有哪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