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图1所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同阶段中国制定法律的相关情况。据图可知
A.改革开放后中国法制建设加速B.中国逐步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
C.“依法治国”被确立为基本国策D.社会主义民主的范围不断扩大
3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下列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政治协商制度形成→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提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提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形成→提出“一国两制”→建立村民自治制度
C.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制定“一五计划”→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村民自治制度
D.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一五计划”→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出“一国两制”
4 . 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宪法或宪法性文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历史地位或评价
《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1954年宪法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82年宪法改革开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

A.①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②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   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B.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C.①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②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   ③推进了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
D.①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推进了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
2020-03-1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1979年7月,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相关决议和法律,规定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县和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将原来人大代表选举中采用的等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以上举措
A.确立多党合作、民主协商制度
B.完善制度以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
C.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019-05-08更新 | 608次组卷 | 20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文综历史试题
7 .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有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③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④提出并实践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19-01-30更新 | 5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8 .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此规定意在
A.强调宪法的性质与地位
B.重申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C.重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总结中国民主建设的经验
9 . 下图选自“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反映的是2013年西安市首次进行社区居民委员会无候选人直选。它反映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创新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设
10 . 下图是小李同学在历史笔记中用图示法学习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史。请你帮助他标注出“伟大转折”的历史事件
A.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中共八大的召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