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1949年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在不同时期共颁布了四部宪法: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下列关于1982年宪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使中国民主政治建设逐步法治化B.属于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成就
C.为中国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D.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无罪推定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通行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国际公约确认和保护的基本人权,也是联合国在刑事司法领域制定和推行的最低限度标准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西方古雅典共和与古罗马共和时期,无罪推定就已经萌发……在封建君主专制国家的刑事诉讼中,被告人不供认,就要受到拷打。不能证明被告人无罪,就以有罪论处。针对封建刑事诉讼中的有罪推定,资产阶级在革命时期提出了无罪推定原则。无罪推定的原则与公民权利有着必然的联系。在理论上明确提出无罪推定理论的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家意大利贝卡利亚……法国的《人权宣言》则将无罪推定上升为宪法原则。

二战后……无罪推定成为国际公认的刑事司法的最低限度标准规则。1948年联合国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中规定:“凡受刑事控告者,在未经获得辩护上所需的一切保证的公开审判而依法证实有罪之前,有权被视为无罪。”此后成为各种国际公约的主要内容。

材料二“文革”期间,华东政法学院黄道老师因宣扬过“无罪推定”被批斗……他的许多学生毕业后,在司法机关由于宣传或主张了无罪推定的观点,被打成“右派”……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于1996年3月17日通过了新的刑诉法,其中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样,无罪推定就获得了应有的法律地位。

——引自《法学》杂志1997年第7期

(1)根据材料一概括历史上在刑事诉讼中“罪行判定原则”发展历程中呈现出来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无罪推定原则出现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评析“无罪推定原则”在20世纪90年代的命运。

2017-10-0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A.它强调保护公民财产及人身权利B.村民自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做主
C.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4 .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不同时期共颁布了四部宪法: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下列关于1982年宪法评述正确的是
A.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B.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C.标志着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初步建立
D.使中国民主政治建设逐步法治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