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8 道试题
1 . 在编纂《民法典》过程中,我国立法机关广泛地听取专家学者意见,多次派员深入调研;还通过网络收到100多万条意见和建议。但已颁布的《民法典》仍存在未充分确认商事关系的特殊性,难以满足社会的商法制度需求等问题。这从侧面反映了(     
A.广大民众法律知识滞后B.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曲折性
C.国家立法程序仍需完善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2023-09-06更新 | 885次组卷 | 20卷引用: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23-24高二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1982年宪法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该宪法表决通过于(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C.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D.全国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
2023-04-14更新 | 74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3 . 2003年,国务院颁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自2005年起,国务院先后出台《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等文件。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行(     
A.有助于增强民众的卫生意识B.旨在构建现代医疗保障体系
C.建立了健全的卫生防疫网络D.强化了防疫领域的公共监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8条规定,允许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在中国投资;1988年通过宪法修正案,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确认私营经济的法律地位;1993年修正时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有企业”取代“计划经济”和“国营企业”。材料反映(     
A.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B.民主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C.改革成果得到法律确认D.政府不再参与企业经营
2023-03-11更新 | 582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荆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双周考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1988~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部分修订内容。相关修订内容反映了(     

1988年

(增加)“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1993年

将“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

1999年

(修订)“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2023-03-09更新 | 95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制定的若干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     
时间法律文件
1981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1986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药行条例》
1993年12月《公司法》《会计法》
1998年12月《证券法》
2005年10月修改《公司法》《证券法》
A.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表明我国立法程序日益规范
C.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D.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2023-03-04更新 | 525次组卷 | 6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7 . 1982年以前,我国宪法的结构顺序为“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982年宪法的结构顺序则调整为“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这一调整表明我国(     
A.切实落实了依法治国的方针B.高度重视公民权利
C.初步奠定了法治建设的基础D.注重维护宪法权威
2023-02-19更新 | 168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在基本权利的规定上,1982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明确了基本权利的内涵,重新调整了基本权利体系,并且增加了新的基本权利类型,如退休人员生活受保障,残疾公民受帮助等权利。这些调整(     
A.突出了主权在民B.彰显了人文精神
C.构建了法制体系D.规范了公民行为
2023-02-13更新 | 498次组卷 | 4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强调:“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这表明中国(     
A.新时期的法制不断完善B.坚持立法为民的原则
C.以法治作为反腐的工具D.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
2022-12-05更新 | 319次组卷 | 61卷引用: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跟踪练习卷: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0 . 我国1982年宪法制定以后,曾经历过几次修订。下表所示是其修订的部分内容。由此可知,我国宪法的修订(     
时间修订内容
1988年增加“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等内容
1993年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1999年增加“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重要内容
2004年增加“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内容
A.与改革开放同时起步B.达成了依法治国的目标
C.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D.构建了完整的法治体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