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大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邓小平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这表明(     
A.对文化大革命进行了彻底地否定
B.文革错误推动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考
C.不能否认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功绩
D.文革时期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
2 . 新中国的法治进程:             时期,       遭到严重破坏。
2022-06-08更新 | 3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0讲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暑假自学课】2023年新高二历史暑假精品课(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3 . 阅读下列图文信息。
1966-1968年中国的国民经济状况(部分)

上述经济现象的出现
A.深受“文革”十年动乱的影响B.深受三年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
C.表明中共“左”倾错误扩展到经济领域D.说明“文革”中经济出现徘徊局面
4 . 作家冯骥才采访了上千名“文化大革命经历者写下了《一百个人的十年》一文。最后,他说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A.要注重传承传统文化B.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C.要及时调整生产关系D.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新中国整理二十四史的状况,其中,第二阶段整理出现曲折的主要原因是
阶段时间主要状况
第一时期1958—1959完成了前四史的整理
第二时期1960—1971主要整理《晋书》以下各史,从1966年开始,整理时断时续:1969年9月,中华书局全体人员去“五七干校”,整理全面中断。
第三时期1971年以后整理《明史》《清史稿》
A.主要成员被组织参与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宪法B.主要成员被调派研究如何扩大基层民主
C.“走资派”的干扰与破坏D.“左”倾错误冲击文化领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61年六月间,北京师范大学发起对杜甫所做长诗《兵车行》的批判,理由是杜甫分不清正义和非正义战争,犯了“和平主义思想”的错误。于是华君武针对此事创作了下图的漫画。其目的在于
A.讽刺“左”倾思想B.呼吁客观对待杜甫
C.批判和平主义错误D.宣传阶级斗争观念
2021-12-02更新 | 501次组卷 | 10卷引用: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之“文化大革命”·随堂练习B卷
7 .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至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构成情况。这反映出
1954年1959年1964年1975年1978年1983年
中共党员55%57%55%75%74%68%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45%43%45%10%12%20%
A.民主集中制成为主要原则B.政协与人大具有互补性
C.人大制度符合我国的国情D.民主政治发展过程曲折
8 .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批判《海瑞罢官》
B.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六”通知
C.《中共中央关于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D.上海所谓“一月革命”
2021-04-09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之“文化大革命”·随堂练习B卷
9 . 刘少奇之子刘源说:“拿毛主席搞各种政治运动来说,他本人的动机未见得都不好,他还希望中国更快地富强,希望我们党更纯洁、更统一有效。可能是判断错误,结果事与愿违。”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毛泽东(     
A.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B.制定了“多快好省”的社会主义总路线
C.发动了“文化大革命”D.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0 . 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0年至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年至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关于错失第三次机遇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帝国主义的敌视封锁B.“左倾”错误的影响
C.“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D.“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