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制定,在当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随后,一系列法律、法令,如《婚姻法》《土地改革法》《选举法》以及各种《条例》也相继出台。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同时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
A.使国家管理实现了有法可依
B.表明以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
C.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保障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
2 . 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该讲话表明
A.亟待进一步完善国家法律体系B.党内民主集中制需完善
C.“依法治国”方针已写入宪法D.基层民主选举开始实行
2020-07-2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82年宪法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一章放在“国家机构”之前,使本次修宪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据此可知,这次修宪“新”主要是(       
A.吸取文革教训,保障公民权利B.借鉴古希腊文明,凸显人文价值
C.吸取欧美经验,体现民主精神D.借鉴苏联经验,突出公民义务
2020-02-1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全国人大于1982年全面修改了宪法,截止2018年已通过四次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及常务委员会制定了200多件现行有效法律,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制定了7500多件现行有效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制定了6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这反映出我国
A.积极推进法制建设
B.地方法规是宪法的增加
C.法制思想深入人心
D.地方人大有权制定法律
2019-08-2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主城四区2018—2019学年度(下)高中学业质量调研抽测高二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的反思和探索的复杂性在于:尽管中共反思探索中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错误,但从总体上看,中国革命的形势却是逐步高涨的,革命力量是逐步扩大的。革命力量的发展从主现上说显然是中共,尤其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那些共产党人积极反思、探索的正确方面在起作用。由于中共总结,反思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放手在农村搞土地革命,抓住了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同时,采取了坚决的武装斗争方式,组织、扩大了革命的军队,与国民党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对抗,适合了当时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和中国国情,从而很快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中共十九大描绘了我国发展今后30多年的美好蓝图。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要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摘编自习近平《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将改革进行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在探索革命道路中出现的严重错误?并概括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积极探索出的道路及含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中国政治史相关知识,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政治民主化建设的历程。

2018-11-01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复习历史试题(必修一二+选修一三四)【人教版】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施仁政在过去可能有效,但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
材料二   “民国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
“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新时期颁布的部分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注:经全面修改后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说明韩非子和亚里斯多德观点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法治思想的基本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先生在立法方面的重大贡献。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
7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成果包括
①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④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016-11-18更新 | 8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