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0 道试题
1 . 图中的三个标识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根据中国国情在不同地区先后设立的管理制度。三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C.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
2016-12-12更新 | 8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浙江宁波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2 . 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这表明当时我国
A.个人崇拜现象严重B.法律监管执行不力
C.民众的法制观念淡薄D.国家法制建设滞后
2017-04-15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第一中学高三12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3 . 英国对现代世界的先导作用是无可否定的,现代社会的许多特征都从英国开始,是英国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牛顿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近现代英国发展史》
材料二 经济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状态……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图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科技三方面概括说明是英国率先“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中存在着什么突出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在欧洲思想领域和文学艺术领域有何反映?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在社会领域进行调整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调整对英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有利影响。
(4)1945年7月,艾德礼取代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依据材料四指出艾德礼大选获胜的原因。
(5)上述材料对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启示?
2016-11-18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4 .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在“躲猫猫”“70码”“钓鱼执法”“邓玉娇”等重大事件的推动下,中国法制建设正艰难前行。
年初,涉嫌盗伐林木的犯罪嫌疑人李荞明在云南省晋宁县看守所非正常死亡,当地公安局通报的“躲猫猫”一词迅速凝结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动力,导致全国监狱的大整顿。
岁末,为阻挡强拆,成都妇女唐福珍自焚抗暴,该事件震动国务院,一部取代《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新法正在重重阻力中酝酿出台。
从李荞明到唐福珍,中国公民以惨重的代价暴露了制度的缺陷,可是,难道法制进程的推进,就一定需要个人付出这么沉重的代价?
“这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蔡定剑说。在他看来,如果真正从“以民为本,和谐社会”的理念去从事法制建设,根本不会出现以老百姓的牺牲来推进法制进程的局面,“从中可以看出法制进程相当被动”。
材料二:如果说改革开放后大规模的立法使中国进入了“立法时代”;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提出司法公正、推进司法改革,中国的法制进程进入了“司法时代”;那么如今中国的法制进程进入了“执法时代”。
如何真正地执行法律成为一道重大命题。“一个良好的法律碰到一个执行不力、或者有意曲解、甚至不作为的执行机构,法的良好效应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国内知名评论家五岳散人这样总结.当今执法不力的深层次原因是利益。“在利益面前,地方政府的执行有时出现两个极端。”上海“钓鱼执法”案中,地方政府部门为了利益不惜设“倒钩”引诱公民;而另一方面,像《劳动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因无法给地方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出现无人执行的尴尬局面,法律在某些地方政府面前成了一种摆设。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法制建设进程有何特点?要真正完善法制建设政府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什么问题?
(2)“以民为本”是我国传统的治国思想,为巩固政权统治者就要推行一些利民制度,请结合唐前期的史实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在执法过程存在什么问题?建设法制社会,我们应该做到什么?
(4)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统治者历来都很重视,极力想协调二者关系。美国在1787年宪法中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有何特点,积极意义是什么?
2016-11-18更新 | 87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高三文综模拟试题1
5 . 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
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国家,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相互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摘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怎样理解材料一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
(2)材料二中英国 “全新的政体”是怎样确立的?作者为什么说它是“一种全新的政体”? 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美国的一个“新的种类的国家”?
(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思想?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具体史实说明我国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
2016-11-18更新 | 3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山东省兖州市高三入学摸底考试历史卷
6 . 今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再思考》
材料二   “……看一个政体是不是民主政体,不能看是不是具备了某些形式,关键是要看它是否建立在法治之上,能否建构一种科学的监督机制,能否把民主与集中合理的结合起来……”                       
——“对现代国家制度的新思考”《人民日报》2008年9月26日
(1)请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所占的“天时”因素。
(2)归纳材料二的主要思想。概括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如何体现这一思想的?
2016-11-18更新 | 2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自2007年10月5日热播以来,引起观众的反响。《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其中第一部分以林则徐、魏源等少数人开眼看世界为起始,到洋务运动试图以封建统治秩序与西方技术相结合来实现自强,再到维新派试图以君主立宪来改革政体、变法图强从而挽救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这些复兴之路先后都失败了,直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才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打开了闸门……
材料二     2007年10月13日,《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幕。近800米的展线,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图片,既是历史的产物,又是历史的见证,浓缩了一百年来中华民族复兴的艰难历程。“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来自四川的八旬谭姓老者,一边重复着毛主席的这句话,一边在开国大典巨幅图片前留影。五名来自首都钢铁工学院机电工程专业的大二学生,也一起在这里留影,他们说:“站在这里我们心潮澎湃,感觉自己重生了。”开国大典揭开了新的篇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由此进入了新纪元。
材料三     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四

2008年7月八国峰会八国集团首脑合影        胡锦涛出席2008年7月八国集团对话会
材料五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如何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打开闸门的?
(2)结合新中国成立后前期(1949年—1956年)的重大举措,从政治、经济和外交上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如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新纪元”的?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外交两方面说明当今中国是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的?
(4)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个奋斗过程,为了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你认为中国在政治、经济上有待完善的关键是什么?
(5)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们取得一定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走和平崛起道路的今天,中国的发展具备了哪些“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
2016-11-18更新 | 7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8 .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伯里克利说“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 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换言之,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荣耀的公职”人员是指哪些人?如何理解“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国民主“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一论断的理解。
(3)据材料三说明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国外移来”什么制度?试分析该制度没能“真实发生相当作用”的原因。
(4)依据材料四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2016-11-18更新 | 27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电影《秋菊打官司》中叙述:女主人公秋菊不愿接受乡里的调解,在把自家产出的红辣椒满车地运到集市上去卖,得到足够盘缠后,一直往县里、市里申诉,最后,打人的村长败诉,秋菊赢了官司。秋菊打官司能够成行和能够打赢官司,说明该故事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
A.20世纪50年代初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初期D.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制度创新推动了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
材料一、英特尔高级院士Gene Meieran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再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
——《维基百科》
材料二、雅典的民主政治是“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例如分权、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等思想),美国民主政治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典型代表,从美国的民主政治可以看到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
——何亚华《以美国民主宪政为例看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
材料三、将来的正式总统,虽可继续选举袁世凯,但是政治大权应归内阁;因而内阁必由本党以国会多数派来组织,才能根据约法发挥政党的责任内阁制作用,使国家走上民主政治的正轨。
——陈旭麓《宋教仁集》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突破性创新”和“渐进式创新”在隋唐政治制度方面各有什么表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美国的民主政治”中怎样看到“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
(3)据材料三,指出宋教仁设计的理想政治体制有什么特点?
2019-01-30更新 | 2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湖南浏阳醴陵攸县三校高三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