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0 道试题
1 . 1957年毛泽东说“我们的法律,是劳动人民自己制定的”。1978年邓小平说“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014年习近平说“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这主要说明在我国
A.始终贯彻依法治国方针B.人民是法治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C.民主政治有了法律保障D.公民的民主法治意识日益增强
2021-01-17更新 | 424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重点01法治
2 . 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以往“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反映了
A.依法治国观念已深入人心B.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D.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新时期
2022-01-27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复习通史版-阶段检测卷(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3 . 1993年12月,中国先后通过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公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94年以来又通过了《证券法》等。这些法律的发布
A.旨在改善投资环境推动对外开放B.适应了经济体制转型的需要
C.表明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D.推动了中国法律体系的形成
4 .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这体现的是
A.人民民主原则B.依法治国原则
C.分权制衡原则D.社会主义原则
5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两次立法高峰,1978年~1992年制定了《宪法》(1982年修订)《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二百多个重要法律;20世纪90年代初,一大批用于调整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出台。对上述高峰均起到推动作用的是
A.“有法可依”的法制建设方针
B.确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下表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法典编纂的基本历程。这说明我国的民法典(     
20世纪七八十年代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20世纪九十年代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
21世纪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A.彰显了时代精神B.体现了精英政治
C.具有普遍适用性D.具有最高法律地位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完善经济法治为龙头,拓展到各个社会关系领域,赢得了公众的认可与支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并且行政执法体制基本建立,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基本完善。这些成就的取得(     
A.创造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法治建设道路B.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持续推进的保障
C.表明法治建设是经济建设的有力补充D.说明党开始认识到法治建设的价值
2022-12-10更新 | 146次组卷 | 4卷引用:热点10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之【年度热点】知识与命题深度解读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第二十四条第二款中“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修改为“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这一变化体现了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B.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C.只有依靠宪法才能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相融合
9 .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这部宪法的颁布
A.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政制架构B.为拨乱反正提供了法律依据
C.规范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实践D.确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