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1 . 1980年邓小平在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为此
A.全国各地开始实行普选人大代表制度
B.中共提出“长期共存,相互监督”方针
C.人民政协完成参政议政的职能转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加紧全面立法工作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80年8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讲话中指出:“要使我们的宪法更加完备、周密、准确,能够切实保证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各级组织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利,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利……关于不允许权力过分集中的原则,也将在宪法上表现出来。”这番讲话的意义是
A.从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任务
B.废除了干部领导职务的终身制
C.为全面开启依法治国创造了条件
D.为宪法的修改提供了指导思想
2018-06-15更新 | 14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九中学新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20世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颁布的宪法或者宪法性文件,其中首次明确承认国营、集体、个体三种经济都不可缺少。声明国家保护个体经济合法权益的宪法应该是
A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B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AB.BC.CD.D
5 . 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下列关于该次会议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②使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③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
④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 . 《新民周刊》记载,在邓小平和陈云等的直接参与和指导下,截至1983年4月底全国已揭露并立案审查的各类经济犯罪案件共计192000多件,所涉及的党员中被开除党籍的8500多人,经济反腐败活动取得重大胜利。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A.改革开放已进入深化期B.法制体系有待健全
C.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完善D.依法治国全面推进
7 . 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还对它进行了多次修改,并相继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
A.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B.我国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
C.我国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D.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2016-11-27更新 | 381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9年新高考高三年级历史 一轮复习综合测评卷 2
8 .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跃迁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基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大跃迁是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在两个跃迁的过程中,“第一次跃迁起点”“为现代民主奠基”和“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指什么事件?
A.辛亥革命、五四宪法、改革开放
B.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依法治国”被载入宪法
C.辛亥革命、《共同纲领》、“依法治国”被中共十五大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五四宪法》的制定、改革开放
9 . 1978﹣1992年中国迎来立法高峰,在这期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并通过了1982年宪法等重要法律达230部之多,这一立法高峰的出现
A.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协商制度
C.形成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政府主动提倡工商业以来,对民法和商法的需要就变得明显起来了;同时,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不平等条约的种种不利,并希望取消治外法权。英、美、日也在它们1902和1903年签订条约时要求修改法律。为此,设立了官署,由沈家本任主管,检查《大清律例》.1905年,如剐刑等酷刑被废除。杖刑等体罚由罚款代替,连坐和严刑拷问也被废除。1906年起,政府聘请日本法律专家帮助编撰民法、商法和新的刑法;新刑法草稿在1908年完成。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二“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没有重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1979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重视立法。截止七届人大共制定了138部法律,对10部法进行了修改,包括有关国家机构的法律、民法、刑法以及经济方面的法律等。……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十四大、十五大精神,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制定了104部法律,对57部法进行了修改。

——摘编自顾昂然《回顾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清末和新中国两次修订法律的背景,及其修订过程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清末相比,新中国70年代末以来在法制建设上有哪些新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