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8 道试题
1 . 在编纂《民法典》过程中,我国立法机关广泛地听取专家学者意见,多次派员深入调研;还通过网络收到100多万条意见和建议。但已颁布的《民法典》仍存在未充分确认商事关系的特殊性,难以满足社会的商法制度需求等问题。这从侧面反映了(     
A.广大民众法律知识滞后B.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曲折性
C.国家立法程序仍需完善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2023-09-06更新 | 890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2003年,国务院颁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自2005年起,国务院先后出台《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等文件。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行(     
A.有助于增强民众的卫生意识B.旨在构建现代医疗保障体系
C.建立了健全的卫生防疫网络D.强化了防疫领域的公共监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8条规定,允许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在中国投资;1988年通过宪法修正案,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确认私营经济的法律地位;1993年修正时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有企业”取代“计划经济”和“国营企业”。材料反映(     
A.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B.民主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C.改革成果得到法律确认D.政府不再参与企业经营
2023-03-11更新 | 583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玉林市江南高级中学2018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4 . 下表为1988~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部分修订内容。相关修订内容反映了(     

1988年

(增加)“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1993年

将“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

1999年

(修订)“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2023-03-09更新 | 95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制定的若干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     
时间法律文件
1981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1986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药行条例》
1993年12月《公司法》《会计法》
1998年12月《证券法》
2005年10月修改《公司法》《证券法》
A.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表明我国立法程序日益规范
C.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D.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2023-03-04更新 | 525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1982年以前,我国宪法的结构顺序为“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982年宪法的结构顺序则调整为“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这一调整表明我国(     
A.切实落实了依法治国的方针B.高度重视公民权利
C.初步奠定了法治建设的基础D.注重维护宪法权威
2023-02-19更新 | 170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八二宪法见证了我国社会的转型和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辟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此后随着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1978年宪法在许多方面已经同当时的情况和国家生活的需要不相适应1982年宪法的起草、制定,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党的十二大文件为重要依据。在宪法制定过程中,不仅在宪法修改委员会内充分发扬了民主,多次深入讨论,集思广益,而且多次广泛地征询了中央各部门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政机关的意见,多次广泛征求了党外人士、各类专家的意见,并发动、组织亿万群众进行了长达4个月的全民讨论在宪法制定过程中,宪法修改委员会秘书处也非常注意收集各国的全套法典,当时仅宪法就收集了35个国家的。我国是个大国,人多,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因此,1982年宪法在制定过程中,考虑到了各种不同情况,没有一刀切如关于劳动权,宪法草案最初只作了原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摘编自刘荣刚《1982年宪法的制定过程及其历史经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82年宪法制定的背景。
(2)根据材料,指出1982年宪法制定过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地位。
2023-02-14更新 | 67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合江县马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在基本权利的规定上,1982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明确了基本权利的内涵,重新调整了基本权利体系,并且增加了新的基本权利类型,如退休人员生活受保障,残疾公民受帮助等权利。这些调整(     
A.突出了主权在民B.彰显了人文精神
C.构建了法制体系D.规范了公民行为
2023-02-13更新 | 50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22年初,司法部发布了《全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指出在“十四五”时期预计到2025年全国执业律师将达到75万名。如表所示为2016~2022年我国律师执业人数统计情况。这从侧面反映出当今我国(     
年份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
人数/万32.836.542.347.352.25462
A.进入人民民主政治的新阶段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C.依法治国原则开始有效落实D.民主法制建设的水平不断提高
10 . 我国现行宪法自1982年公布实施后,进行了五次修订。下表是宪法修正案修订的部分内容。宪法的修订(     
时间宪法修正案修订的部分内容
1988年规定:“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1993年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
1999年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
2004年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2018年将“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宪法
①正式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
②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③保障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④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1-06更新 | 219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