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也是民主与法制建立、发展、完善的演变过程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礼”实际上是一种等级制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专为贵族所有,即所谓“礼不下庶人”。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

——何怀宏《世袭社会》

材料二   国与国之并立而有交际;人与人之相处而有要约,法政所由立也。中国惟不讲此学,故外之不能与国争存,内之不能使吾民得所。夫政法者,定国之本也。……故今日之计,莫急于改宪法。必尽取其国律、民律、商律、刑律等书而广译之。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治国体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所学知识春秋时期面对这种变化,老子和孔子的治国理念有什么不同?
(2)概要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梁启超的法治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法治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思想?(依据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然后作答)用史实说明新时期我国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法两家主张的差异

项目学派强调内容实施方式特点目的
儒家礼义伦理道德教化以理服人王道
法家法治制度法律刑罚以力服人霸道

——马小红《古法新论》

材料二   法律是西方文明的骄傲,而法家思想在中国2000多年来却一直名声不佳。这是因为法家的法律观念远未达到古罗马时代的成熟程度。西方法律一向被认为是上帝或自然秩序的人间体现,而法家的法律不过是统治者的命令。中国古代几乎没有保障人民权利的“民法”一说,法律仅指行政法规和刑罚,而老百姓对此则唯恐避之不及。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韩非的政治主张。
(2)据材料二概括费正清对古代中国与西方的“法”的认识。改革开放后,我国采取什么举措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根本法确定下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