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某学习小组制作了一张知识卡片(如下图所示)。该知识内容的主题应是(     
①九二共识达成
②汪辜会谈举行
③香港、澳]回归
④《反分裂国家法》通过

A.小康社会的建成B.国防建设的突破
C.和平外交的开展D.统一大业的推进
2 . “一国两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对“一国两制”理解正确的是
A.是为了解决香港问题而提出B.是对原有社会主义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
C.港澳台实行完全一致的政策D.和平统一成为实现祖国统一的唯一方式
2020-05-23更新 | 79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学习了“一国两制”后,下面四位同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哪一位同学的观点最符合“一国两制”的理论
A.李明:“一国两制”只适用于中国,对其他国家不适用
B.王山:“一国两制”会改变中国大陆社会主义性质
C.刘力:“一国两制”就是要改变港、澳、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D.张华:“一国两制”首先要坚持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4 . 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谈话中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该谈话(   
A.是“一国两制”构想正式提出的标志
B.已经包含了“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
C.首次宣布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D.体现了回避历史但照顾各方利益的原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周公杀武庚,灭奄国,开始大封建。据说,周公姬诵建立七十一国,其中兄弟十五人,同姓四十人,周子孙不是发狂生病,都有封做诸侯的权利。

(秦朝)从李斯议,改封建诸侯为郡县。全国分36郡,郡各辖县若干,郡守县令,由朝廷任命,随时调动,防止割据互斗。郡县制确比诸侯制优良,所以成为历代不变的定制。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周恩来就曾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表示除外交外,台湾一切事务都由蒋介石全权处理,后者还可派人参加中央政府。1979年1月,邓小平在美国国会演讲时指出:“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摘自岳麓版高中课标教材《历史》必修一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和秦朝的制度,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秦朝这一制度。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我国领导人重视台湾问题?后来为解决祖国统一问题提出了什么构想?这一构想取得了什么成效?
6 .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史上,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哪两场侵略战争直接相关?
(2)中国人民在近代一百多年来的哪一次反侵略战争中取得了第一次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
(3)近代史上,哪个资本主义国家在哪一条约中割占过我国的台湾岛?
(4)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国哪一位领导人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5)“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是什么?
7 . 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谈话中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这一主张
A.蕴涵了“一国两制”的精髓
B.首次宣布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C.提供了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
D.直接推动了“九二共识”的达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2015年11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是两岸领导人的历史性会面与直接交流沟通,对于地区和平与稳定,引领未来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促成此次“习马会”的政治基础是
A.一国两制原则
B.和平统一原则
C.和平共处原则
D.一个中国原则
9 .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一。“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确切含义是
A.一个国家.两种法律制度
B.一个国家,两种经济制度
C.一个国家,两种文化制度
D.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
10 . 明确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国家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叶剑英
2016-11-18更新 | 526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