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新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改变的是战术,不变的是战略:20世纪50年代____、60年代“两面出击”、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80年代以来____,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方针、不同的战术,但____是始终不变的。今天的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显著上升,实力也极大增强,但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因而今日之中国只有认清形势、找准定位,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才能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3-09-1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十单元单元整合
22-23高三下·广东·阶段练习
2 . 2004年,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提出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2005年,中国政府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阐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2007年10月,“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被写入中共十七大报告。这表明21世纪初的中国(     
A.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B.在外交领域推行多边外交
C.以和平方式应对世界各种挑战D.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
2023-03-06更新 | 567次组卷 | 11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1)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练)
3 . 据1954年8-9月法国公共舆论研究院进行的民意调查,在受访的法国民众中,43%的人认为法国政府应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比1950年2月的调查提高了15个百分点。这一结果的出现得益于(     
A.法国与美国对抗的加剧B.经济复苏提升了法国的经济实力
C.西欧各国要求外交独立D.中国在国际外交领域的良好表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邓小平在会见基辛格时说,“在建立在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基础上的旧秩序”,使得“贫国与富国的差距越来越大”。而“新的政治秩序就是要结束霸权主义,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经得住考验的不是霸权政治,不是集团政治,而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只有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才能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使它同国际经济新秩序相适应”。

——摘编自罗昱《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

材料二   二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全球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发展中国家作为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力量逐渐崛起……西方列强不甘心将殖民利益拱手相让,不断打压发展中国家……因此,加强相互间的团结合作,反对新老殖民主义,捍卫民族独立,维护世界和平与合作,既是亚非独立国家的迫切愿望,也是万隆会议召开的根本宗旨。

——摘编自余建华《万隆会议与中国亚非外交》

(1)根据材料一,分析新中国提出并强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并指出中国对万隆会议的贡献。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中国初期外交的认识。
2023-02-12更新 | 249次组卷 | 7卷引用: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单元检测卷-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复习通关测试卷(选择性必修1)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4年,尼赫鲁访问中国后发表谈话说∶“我自己的印象是,中国不要战争,而是希望通过几个五年计划来建立起它的经济”。1956年,周恩来说∶“几年来的情况起了变化,所以我们决定了这一方针。中国政府决定分三批释放日本战犯,释放的人数超过一千人”。这反映出(     
A.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实现正常化B.周边国家关注中国经济建设成就

C.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得到明显提升D.中国积极践行和平共处外交原则
6 . 20世纪50年代初,民主德国政府举行的莱比锡博览会是东欧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博览会之一,并有众多西欧展商和观众参加。中国积极参加这一博览会以开展公共外交活动,既和举办国政府打交道,也更加重视政府之外的民众和组织。这表明当时中国(     
A.急需打破西方的封锁和禁运B.确立了“走出去”的对外战略
C.工业化成就获得了世界认可D.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世纪某一时期,国际社会面临以下主要问题。在此形势下(       
○如何在国际政治中协调相互关系,通过合作谋求发展并巩固独立;
○如何在世界性和地区性事物中发挥新兴国家的作用,在大国主导的世界格局中表达中小国家的需求,维护中小国家的利益;
○如何继续推进民族解放运动,壮大“第三世界”的力量。
A.亚非会议召开B.联合国成立C.不结盟运动诞生D.区域集团化兴起

8 . 结合教材P59单元导读归纳本单元阶段特征。

1.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特点: 经历5大时期,___________的民族格局渐趋稳定。
2.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资本主义发展推动、王权国家为基础,经历___________而形成。
3.国际法的发展:产生于《_______________》,发展于三大国际体系;
4.新中国的民族政策:__________________
5.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新中国提倡____________外交,成就主要有:建国初期实行的外交三方针;后形成五原则;70年代一条线;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及特色大国外交;
2022-08-2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判断题 | 较易(0.85) |
9 . “求同存异”与“和而不同”虽提出背景不同,但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
2022-08-21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三上·贵州·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56~1958年,中国艺术团曾经两次访问南美洲的智利、乌拉圭、巴西.阿根廷等国,通过演出、座谈、访问等活动表达了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友好、和平相处的愿望。同时,中国也邀请拉美国家相关人士来中国访问考察。中国此举(     
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B.拓展了民间外交的新空间
C.彻底打破了美国的封锁和孤立D.旨在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
2022-08-17更新 | 1459次组卷 | 18卷引用: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单元综测)-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选必一同步练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