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毛泽东在接见印度、缅甸、印尼等国领导人时表示:中国方面对华侨的教育工作主要表现在要求华侨遵守居留国的法律,不要参加居留国国内的非法活动,要搞好同居留国政府和人民的关系。中国不会输出革命。这反映了新中国(     
A.高度重视海外华侨工作B.注重发展新型区域合作关系
C.倡导不干涉别国的内政D.重视塑造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2023-05-26更新 | 464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邓小平在会见基辛格时说,“在建立在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基础上的旧秩序”,使得“贫国与富国的差距越来越大”。而“新的政治秩序就是要结束霸权主义,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经得住考验的不是霸权政治,不是集团政治,而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只有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才能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使它同国际经济新秩序相适应”。

——摘编自罗昱《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

材料二   二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全球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发展中国家作为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力量逐渐崛起……西方列强不甘心将殖民利益拱手相让,不断打压发展中国家……因此,加强相互间的团结合作,反对新老殖民主义,捍卫民族独立,维护世界和平与合作,既是亚非独立国家的迫切愿望,也是万隆会议召开的根本宗旨。

——摘编自余建华《万隆会议与中国亚非外交》

(1)根据材料一,分析新中国提出并强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并指出中国对万隆会议的贡献。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中国初期外交的认识。
3 . 1956~1958年,中国艺术团曾经两次访问南美洲的智利、乌拉圭、巴西.阿根廷等国,通过演出、座谈、访问等活动表达了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友好、和平相处的愿望。同时,中国也邀请拉美国家相关人士来中国访问考察。中国此举(     
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B.拓展了民间外交的新空间
C.彻底打破了美国的封锁和孤立D.旨在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
2022-08-17更新 | 1459次组卷 | 18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4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前,处于欧洲殖民体系下的非洲只有3个独立的国家:利比里亚.埃塞俄比亚和埃及。战后经过民族独立运动的洗礼,世界的政治版图发生了巨大变化,以非洲为例:195119586个国家独立,1960196832个;197319728个;198019891个。

战后新独立的国家纷纷参加联合国,使得这一国际组织在成员结构和发挥作用方面都有所变化。这突出表现在联合国的成员构成上:1945年联合国诞生时的成员国总数是51个,大多数是欧美国家,且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起着主导作用。到2011年,联合国的成员已经增加到193个,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战后独立的国家,以这些国家为主体形成的“第三世界”逐渐开始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作用,成为了战后国际事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丧失,宗主国与其原殖民地的关系也由直接的政治.军事控制与被控制逐步变为相对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与联系。尽管原宗主国与新独立的国家之间仍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但各国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因为殖民体系的终结而断裂,反而总体上具有了更深层和更广泛的延续,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也由此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此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利于战后殖民体系瓦解的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分析殖民体系瓦解带来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标志性事件?
2022-07-22更新 | 111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5年4月,中国代表团团长在印度新德里参加亚洲国家会议时说:“中国坚决相信,只要能够支持并遵守这五项原则,任何国家之间的正常关系都可以建立起来,并且可以巩固和发展下去。”由此推知,中国政府此行(     
A.加强了与社会主义国家的交往B.加强了亚洲国家间的友好关系
C.促进了亚非国家间的和平交往D.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6 . 国际政要有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言论

时间

人物

职务

言论

1953年

周恩来

新中国总理

中印两个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只有根据这些原则,任何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

1954年

胡志明

越南主席

这五项原则完全适用于巩固和发展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1984年

邓小平

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

2014年

苏亚雷斯

联合国副秘书长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集中体现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做出了贡献。

表主要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适用于国家间关系B.获得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
C.具有强大的生命力D.显示出社会主义外交优越性
2022-07-10更新 | 297次组卷 | 7卷引用:海南省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50年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成立,1954年定期航线达到8条、经营的航线距离近13000公里。在此期间,与中国建交的各国代表团以及有些国家的社会及政治活动家,都利用了该公司的航空运输工具。该民航公司(     
①体现了中苏间的友好关系             ②建立了较完备的全国航空网络布局
③带来了对外建交的新高潮             ④见证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增多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8 . 冷战时期,中国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出了永不称霸的庄严承诺。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江泽民提出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合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胡锦涛在世纪之交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思想;习近平为解决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些说明中国外交(     )
A.致力于加强同亚非拉各国的联系B.促使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得以建立
C.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了智慧D.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色彩
9 . 下表所示为《中国参加国际展会情况一览表》(略表),它反映了中国(     
时间展会名称举办国
19513德国莱比锡(春季)国际博览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19538印尼国际博览会印度尼西亚
19565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法国
19575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国际博览会非洲摩洛哥
A.外交理念更加务实B.全方位外交成效显著
C.国民经济体系基本建立D.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2022-07-04更新 | 294次组卷 | 8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10 . 1954年7月,毛泽东指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之间可以和平共处。”10月,他与尼赫鲁谈话时讲到:“国与国之间不应该互相警戒,尤其在友好的国家间。像我国同美国这样互相警着是不好的。”这表明当时我国(       
A.实践了“求同存异”方针B.根据多极化趋势调整外交政策
C.与资本主义阵营达成和解D.外交活动服务于国家核心利益
2022-07-01更新 | 279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