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图书馆出版物国际交换一览表(部分)

时间交换单位名称时间交换单位名称时间交换单位名称
1949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1952日本中国研究所1955苏联外文图书馆
苏联科学院图书馆蒙古国家图书馆土耳其国家图书馆
1950罗马尼亚科学院图书馆越南国家图书馆菲律宾大学图书馆
1951列宁格勒大学图书馆1954剑桥大学图书馆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
保加利亚国家图书馆朝鲜人民大学习堂1956民主德国卡尔马克思市图书馆
民主德国国家图书馆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图书馆美国佐治亚大学图书馆
波兰国家图书馆日本津村研究所法国吉美博物馆
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图书馆格鲁吉亚科学院图书馆美国犹他大学图书馆

   ——摘编自李伟等《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图书馆出版物的国际交换》


就表格整体信息或任意一点信息拟定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12-02更新 | 616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1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共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主要阶段重要论断和理念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指出:“自从有历史以来,任何国家间的关系,都不可能像社会主义国家间这样休戚与共,这样互相尊重和互相信任,这样互相援助和互相鼓舞
20世纪5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
1956年,毛泽东将中国外交政策明确地表述为“同兄弟国家团结一致,同一切国家建立友好关系”
20世纪70年代末到中共十八大召开邓小平主张坚持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原则,建立超越意识形态的国际关系,坚持对外开放,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关系。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以命运共同体为目标、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新型国际关系。

——摘编自曲鹏飞《中国共产党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探索》


从上表中提取中共探索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可提取部分信息,也可提取整体信息,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3 . “求同存异”精神的时代意义

材料一   《周易》中论述的“厚德载物”思想,实际上提倡的就是博大包容精神,讲求万物间的和平共处,以平和的心态寻求与万物和平共处的共同点和契合点。孔子也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名言中明确提出求同存异思想。

——孙信、李健《求同存异原则溯源》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邓小平按照求同存异这种新办法的基本要求所提出的两种具体模式:“一国两制”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当今这个充满矛盾斗争和“很多疙瘩”的世界,选择和平方式解决争议的好办法、新办法,极具中国特色。

——李元光《论“一国两制”的哲学内涵》


根据材料和结合中国现代史的具体史实,围绕“‘求同存异’精神的时代传承”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4 . 十月革命纪念与中国共产党

材料一   1937年,为庆祝十月革命二十周年,《解放》周刊刊载社论:“苏联的诞生和发展史,真的给了我们中国人很好的榜样。我们当然不会忘记的,当这个共和国初诞生的时候,它是怎样击退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怎样克服了国内经济落后的困难!”1938117日,《解放》周刊刊载文章:“世界上一切帝国主义者认为苏维埃制度只能存在三天,至多三个月。工农大众无以比拟的伟力与不屈不挠的坚决性,伟大的布尔什维克列宁与斯大林克服重重困难,苏维埃共和国已度过它的二十一周年。”

——摘编自郭培基《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借助开展十月革命纪念活动进行政治动员的实践探析》

材料二   19491966年《人民日报》十月革命纪念活动统计(节选)

1949报道中苏两国工人开展生产竞赛的情况;发表文章,彰显十月革命的作用和影响
1952社论《感谢苏联,学习苏联—庆祝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和“中苏友好月”》
1953社论《十月革命的光辉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中国人民满怀信心地为实现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斗争”
1954“有必要发展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加强世界和平”
1960在相关报道中反复强调“珍视中苏两国团结”
1966十月革命纪念活动的规格和规模降至低谷。《人民日报》仅发表了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的一份贺电,礼貌性地表达庆贺,同时批判修正主义,提醒苏联“继承和发扬伟大十月革命的光荣革命传统”“捍卫十月革命的胜利果实”

——摘编自庞敏《从(人民日报)看19491966年十月革命纪念活动》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十月革命周年纪念的目的。
(2)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材料二反映的中苏关系演变进行阶段划分,并任选一个阶段说明划分依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19492010年中国对外援助状况

年份援助国家(地区)援助方式备注
19491959越南、朝鲜军事、政治援助
19601969越南、阿尔巴尼亚、巴基斯坦、古巴、非洲民族主义国家政治援助为主,辅以经济、技术、军事援助提出“对外援助八项原则”,强调平等、互利、尊重主权
19701978终止援助越南、阿尔巴尼亚,加大援助第三世界力度政治、经济技术、人员援助援外支出占国家财政比重不超过5%
19792010第三世界、最不发达地区、重债穷国以经济、技术援助为主援外主体多样、加强多边援助,强调互利共赢

——摘编自于涌泉《中国对外援助的状况研究(19492010年)》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信息关联,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