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如图是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增长情况,下列有关解读,正确的是

①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广泛发展友好关系
②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展全方位外交,取得巨大成就
③中共十九大以来,中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
④世纪之交中国把巩固与发展大国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新中国的1950年版、1953年版、1958年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年版、1975年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期因私护照几乎为零;1980版将1975年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2005年签发的400万本护照中,80%是因私护照。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20世纪70年代的中法、英文护照表明中美建交的实现
B.20世纪50年代护照版本体现了我国“一边倒”外交政策
C.为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不再注明护照限定范围
D.2005年因私护照数量大量增加,推动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21-12-03更新 | 566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3 . 某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发表开幕词:“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召开的有色人种会议,是世界历史的新起点。……殖民主义并没有死亡,必须予以铲除!”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本次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B.“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这次会议圆满成功
C.会议上,美国代表团极力阻挠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D.当时广大发展中国家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2022-04-13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新中国的经济发展】

材料   下表为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时间发展状况
1949年可口可乐公司撤离中国大陆。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可口可乐被视为美帝国主义“倾销”到全世界的“特权产品”,“腐蚀被侵略民族的青年们的意志”。
1978年可口可乐在美国正式宣布重返中国,与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签订了协议。
1979年3万箱可口可乐被运到广州、上海和北京的大商场和宾馆寄卖。
1981年在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北京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建成投产。
2008年中国成为可口可乐全球第三大市场。
2015年2015年,在北京联合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季奥运会和冬季残奥会举办权的瞬间,可口可乐退出金色限量版“可口可乐北京2022年冬奥会祝贺纪念罐”。

——据徐琪琪《可口可乐在中国的进退流转》等整理


(1)根据材料对“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发展阶段进行划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中的任一阶段进行解读。
2021-07-0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体育与外交

新中国体育大事记

年份事件
50年代1950年,新中国的第一个体育代表团应邀访问苏联;同年,新中国接待了第一个苏联体育代表团1953年,国际乒联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乒协入会;同年,新中国第一次参加世界锦标赛,乒乓球比赛成了新中国对外交往的一个窗口。
1954年国际奥委会承认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合法地位。由于国际体育组织中有人制造“两个中国”,中国宣布退出国际奥委会。
60年代1962年,中国第一次向非洲国家加纳派出了援外教练组,并承担了援助建设体育场馆和其他体育设施的任务1966年,参加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一届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
70年代1971年,中国乒乓球队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中国乒乓球队相继访问阿联酋、古巴、智利、加拿大70年代末,国际奥委会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
80年代以来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夏季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1990年,举办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
2008年,举办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2015年,获得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解读我国“体育外交”70年历程。
6 . 《人民日报》1949年12月18日发表社论称: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是中苏两国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国人民对于毛主席和斯大林大元帅的会见,“表示极大的欢欣和兴奋,因为这是中苏友谊伟大前途的象征,这是世界人民反帝国主义斗争伟大胜利的象征”。有关中苏这次外交的正确解读是
A.中苏两个社会主义大国结盟B.中国推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C.体现了“一边倒”外交政策D.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完全契合
2021-09-06更新 | 714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通过对邮票中历史信息的解读,能够得出的结论有

①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
②苏联赞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④苏联支持中国的经济恢复和建设
A.①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③④
2022-03-22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这次会议达成的协议,使国际形势进一步缓和,结束了法国在这一地区的长期殖民战争,这是印度支那三国人民、中国人民、世界人民艰苦斗争的结果”。对“这次会议”解读正确的是
A.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
B.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
D.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2021-06-2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1955~1960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统计表,对表格反映的史实解读完全正确的是
时间国家时间国家
1955年阿富汗、尼泊尔1958年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
1956年埃及、叙利亚、也门1959年苏丹、几内亚
1957年斯里兰卡1960年加纳、古巴、马里、索马里

A.“一边倒”政策取得丰硕成果B.中国加强与不结盟运动合作
C.中国与西方国家出现建交高潮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贯彻
10 . 1900年,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途经东单牌楼时被击毙。1901年,中国政府派专使赴德国就克林德一事致歉,并在克林德被害处建立牌坊,即“克林德碑”;1918年11月,北京人将此改为“公理战胜碑”,并迁至中央公园;1952年,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决定将其改为“保卫和平碑”。对与此相关的历史解读正确的是
A.历史文物的名称应该随着历史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修改
B.克林德被击毙于太平天国运动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改名“公理战胜碑”后召开的国际会议,中国被以“公理”对待
D.“保卫和平碑”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