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念尔国僻居荒远,间隔重瀛,于天朝体制原未谙悉。是以命大臣等向使臣等详加开导,遣令回……尔国王或误听尔臣下之言,任从夷商将货船驶至浙江、天津地方,欲求上岸交易,天朝法制森严,各处守土文武恪遵功令,尔国船只到彼……定当立时驱逐出洋,未免尔国夷商徒劳往返,勿谓言之不豫也!

——《清高宗实录》卷14351793年乾隆帝答复英国马嘎尔尼使团通商请求的上谕)

材料二 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中国坚持国家关系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中欧积极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加强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深化同非洲、拉美等地区国家的合作。中国已与世界上110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其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达到60对,在世界上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和立体化的全球伙伴关系网。

——《新中国外交70年的历史性成就与基本经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乾隆帝时期对外政策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上述对外态度的形成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外交发展的特点,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2021-12-07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前制定了看似矛盾,但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外交策略:联美制日,与日亲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始终秉承着北洋政府的意志,面对列强,中国代表团据理力争。巴黎和会上北洋政府本可取得众多外交成就,但为维护中国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被迫放弃签约。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是值得肯定的,和会期间不仅没有卖国行为,反而为“外争国权”付出了巨大努力。以巴黎和会为起点,中国政府还取得了另外一些外交成果:废除战败国旧约,重订平等新约,1921年5月签订的《中德协约》是第一个明文规定无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各款的平等新约,得到了战争赔款,收回德租界;1919年北洋政府颁令,与无约国谈判时坚持平等互惠,不再给予特权,即使谈判不成,也不愿迁就;1919年12月,北洋政府与玻利维亚订约建交,开创完全平等互惠条约之先例。1917至1924年间,北洋政府与日美周旋,维护中东路区主权;驱逐旧俄势力,渐次收回中东铁路主权;随着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也与之交涉,最终以条约的法律形式规定主权。

——赵志伟等《北洋政府的外交成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洋政府时期外交的特点,并说明当时取得一定外交成果的原因。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国际形势发生了持续深刻的变化。在新形势下,中国外交与时俱进,应对挑战。冷战结束以后,在实践中,中国既抛弃了美苏冷战关系模式,也没有像自由主义预期的那样发生根本的身份转变,而是创造性地走上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中国将大力建设共同发展的对外开放格局,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构建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不是搞排他性、碎片化的小圈子,不会通过人民币贬值提升贸易竞争力,更不会主动打货币战和贸易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深刻变化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高飞《改革开放40年中国外交的历程与启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并谈谈你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认识。
3 . 中国和美国,是当今世界的两个大国,中美关系不仅对两国,而且对全球都至关重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6年11月4日,《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在南京签订。条约签订后,经济学界的有识之士批评说:“今日甚嚣尘上之《中美商约》问题,表面上是一纯粹的经济问题,内容上确是一个百分之百的政治问题。”在此前后,国民党政府还同美国签订了其他一系列条约。

——摘编自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第一卷》

材料二   1971年年初的中美关系已经到了坚冰即将打破的时刻。但是对这两个国家来说实现关系的真正好转,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在美国方面,国内的各种反共、反华、亲台的势力依然相当强大,如何处理同台湾以及“亚洲盟国”的关系也是一个问题;在中国方面,与美国的缓和需要在当时的革命理论框架中得到解释,同时也需要处理好与越南、朝鲜以及其他友好国家的关系。由于长时间的隔阂以及意识形态上的对抗,双方都担心做出的主动表示得不到对方的相应回报,这也是造成局面僵持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第三卷》

材料三   尤其中美经贸合作,中国的立场同样是明确的、一贯的、坚定的。┄┄你尽管反复无常,我自心有定数。

从底线上讲,对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中国坚定维护。┄┄中国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相反,中国谈判的大门一直敞开,但谈判必须以相互尊重、相互平等和言而有信、言行一致为前提,不能在关税大棒的威胁下进行,不能以牺牲中国发展权为代价。

从诚意上讲,对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中国坚定推进。┄┄双方保持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符合世界人民共同利益。

从责任上讲,对多边贸易体制,中国坚定维护并推动改革完善。┄┄同样,国际贸易需要“基石”,全球贸易健康有序发展需要“支柱”。而这一“基石”和“支柱”,就是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中国支持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改革,但坚决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

——2018年10月0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国民政府同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主要政治目的。简述这一系列条约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造成中美关系“局面僵持”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美双方是如何一步步打破这种僵持局面的?
(3)依据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美贸易战的几点认识。
2018-10-25更新 | 279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