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7 道试题
1 . 20世纪80年代束,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务中“决不当头”,处理国家关系时“有所作为”,这一战略提出的最主要原因是(     
A.苏联渐趋解体B.两极格局濒于瓦解
C.世界多极化正在形成D.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①④
3 . 2013年3月22日,中俄两国签署联合声明,强调两国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经济上全面互利、合作共赢,安全上互信包容、共担责任,文化上交流借鉴、互相促进,意识形态上“求同存异”、和平共处。这一声明(       
A.促进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B.巩固了中俄两国的政治、军事同盟
C.表明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D.建立了健康的新型大国关系
2014-06-24更新 | 12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年江苏泰州市姜堰区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4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于1990年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观察员。
2013-07-08更新 | 9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乾隆皇帝颁布上谕,宣称:“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既国王亲至,亦同此礼;今尔国王遣尔,(指马嘎尔尼)前来祝嘏(福),自应遵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诚。”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型,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也,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
——同上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止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20000多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
摘自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2009年版)、2009年10月《世界知识画报》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态度及其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出这时清朝某些官员的对外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3)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6 .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次建交高潮。与这三次高潮成因相对应的选项是

A.中苏建交、尼克松访华、两极格局的崩溃
B.一边倒、“求同存异”、《中美建交公报》
C.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D.不结盟运动、重返联合国、多哈会议
7 . 中国创立“上海合作组织”的直接目的是
A.促进会员国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B.缩短同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
C.缓解东盟经济危机D.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