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0-1963年是中国对外援助的开始和逐步发展阶段。……越南和朝鲜这两个亚洲的社会主义国家成了中国最早和首要的受援国。万隆会议之后,中国的援助对象开始由周边的社会主义国家向其他地区的社会主义国家和民族主义国家发展。

材料二   19791994年,中国对外援助总额为221.2041亿元,向最不发达国家提供的经济技术援助金额已有160多亿元。还为34个最不发达国家执行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69个培训项目……开始了与受援国的管理合作,并向32个国家派出9058名医务人员。……1983年的中国的受援国总数为95个,到1994年达到102个。

——以上材料摘编自张郁慧《中国对外援助研究》

材料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始终是中国外交坚定不移的战略选择。

——2018年王毅在第73届联合国大会上的演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轰动外援助的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援助的特点。
(3)请结合21世纪以来的史实,说明中国是如何“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的。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四条嗣后,陆路前定通商处所、商人数目及所带货物并本银多寡,不必示以限制。

第五条俄国在中国通商海口设立领事官。为查各海口驻扎商船、居住规矩,再派兵船在彼停泊,以资护持。

第七条通商处所,俄国与中国所属之人若有事故,中国官员须与俄国领事官员,或与代办俄国事务之人会同办理。

第十二条日后,大清国若有重待外国通商等事,凡有利益之处,毋庸再议,即与俄国一律办理施行。

——摘编自中俄《天津条约》(1858年)

材料二   今天,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之下,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世界和平阵线的一边,并使我们新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伟大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结成了七万万人的强固的兄弟同盟,使我国在彻底消灭残余匪帮之后,将迅速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化的国家。

——《人民日报》社论:《巩固中苏兄弟同盟》(1950年2月16日)

材料三   第一条宗旨和任务:本组织的基本宗旨和任务是……在平等伙伴关系基础上,通过联合行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均衡发展,不断提高各成员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条件。

——《上海合作组织宪章》


(1)材料一中,中俄《天津条约》侵犯了我国哪些主权?俄国通过其中的第十二条获得了什么特权?
(2)材料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采取的哪一外交方针?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采取这一方针的出发点。
(3)材料三中上海合作组织的核心特征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中俄(苏)关系的根本因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文明史世界上最古老的且未曾中断的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在其有史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四面一直被山脉、沙漠、辽阔的太平洋所隔绝。这种隔绝的意义在于,它使中国人能在更少面临外来入侵的情况下,发展自己的文明。那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结合的很好,能供养数量可观的人口。汉朝拥有5950万人,明朝时1亿多,超过当时整个欧洲的人口,到19世纪中叶,中国的人口已激增到4亿以上。由于人数上的优势,他们总能同化或者驱逐入侵者。中国还存在着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种共同的书面语是为中国提供统一性和历史连续性的一种重要力量。与书面语有关的,是非凡的国家考试制度——科举制。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置文官。征召有才之人较之西方所依靠的法律和制度,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的种种问题。促成中国文明内聚性的还有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文学和思想的遗产。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四千年中中国人发展起一个独特的自治社会。这一社会以农业为基础,由地主和官僚统治。这一自给自足、自满自足的社会认为世界上其他社会都是低下的、从属的社会。从1514年开始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陆续来到中国,中国人坚决避免同所有这些入侵者亲近,他们将贸易关系限制在少数几个港口,拒绝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外交关系。

19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中国遭受了三次灾难性的战争,这迫使中国人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文明未曾中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近代中国人对传统文明的认识有何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认识变化的背景。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49年以来的新中国震撼远东和全球的表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