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1 . 下表反映了中国当代外交话语核心概念“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在英国主流媒体传播的趋势和特征。
“一带一路”英译“命运共同体”英译
考察时间2013年8月——2017年8月2011年9月——2018年4月
媒体总数/个67
报道总数/个94647
英国态度分析趋向积极,看好“一带一路”在经济层面的好处趋向积极,关注“命运共同体”对金砖国家的影响
内涵认知机遇,卓有成效的、有益的、了不起的倡议以中国为中心,中国至上
由此可知,当代中国外交(     
A.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B.得到了欧美国家舆论认可
C.逐步摆脱了意识形态的束缚D.推动了大国关系协调发展
2 . 据下表可知,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主要基于(     
战略判断身份定位外交政策原则
和平与发展战略机遇期第三世界发展中大国世界一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发展合作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不结盟战略伙伴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百年大变局世界大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积极有为新型大国关系亲诚惠容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
A.时代主题潮流的变化B.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C.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D.国际经济新秩序确立
3 . 下表是《人民日报》1997年有关美国的报道统计表(不完全统计)。据表可知(     
A.中美关系影响媒体报道B.中美各领域互动频繁
C.国人对美印象基本正面D.美国是世界最强国家
2023-02-1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49——1979年间的中美关系史,也是当时世界格局的演变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美关系大事记

1950年9月,在美国操纵下,第五届联大否决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

1950年10月8日,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

1961年,肯尼迪政府对中国采取了微小的缓和措施,如表示愿以优惠条件向中国出售粮食等。

1965年年初,美国在华沙中美大使级会谈中声明:扩大轰炸仅限于北约,美国绝无意同

中国作战。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申明:中国不会主动挑起对美国的战争。

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打开了隔绝已久的中美交往的大门。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发表联合公报,宣告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发表《中美建交公报》,宣布两国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1979年3月,美国国会违反《中美建交公报》,通过干涉中国内政的《与台湾关系法》。

1979年7月,中美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为期3年的中美贸易关系协定。

——摘编自陶文钊何兴强《中美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的角度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美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1949——1979年间的中美关系史,也是当时世界格局的演变史”。
2023-02-03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党的文献中与外交相关的部分用语的变化。这可用于说明(     
文献用语
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作为重要外交历史经验来继承
1982年中共十二大报告提出“革命决不能输出”,要“把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
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国际主义”不再被正式提起,“爱国主义”提法被延续下来
A.中共外交理念缺乏延续性B.我国对时代主题认识的改变
C.国际上意识形态斗争消失D.中国的外交立场发生了变化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世界多极化进一步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崛起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另一方面,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等错误论调不时沉渣泛起。合作还是对抗?对话还是冲突?开放还是封闭?互利共赢还是以邻为壑?中美两国都作出了选择:

美国的选择(部分)

中国的选择(部分)

1999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过联合国先后发动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
2017年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2017年美国退出《巴黎协定》;
2017年美国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7年美国退出联合国《全球移民协议》;
2018年美国退出联合国安理会核可的《关于伊朗核计划的全面协议》;
2018年美国退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关于强制解决争端之任择议定书》;
2018年美国退出万国邮政联盟;
2019年美国退出《中导条约》;
2020年美国退出世界卫生组织。
1997年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机制建立;
2000年建立中非合作论坛;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正式建立;
2003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
2015年第70届联合国大会讲话中,中国强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5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立;
2016年主办G20杭州峰会;
2017年主办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2018年主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019年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2020年发起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
用据材料整体或局部的信息,自拟一个论题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49年,德国分裂为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新中国建立后,与民主德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与联邦德国的关系则比较冷淡。1972年10月,中国与联邦德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与联邦德国建交(     
A.使中国摆脱了外交孤立局面B.推动了国际冷战局势的缓和
C.标志着“一边倒”政策的废止D.受到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
8 . 21世纪以来中国外交在不断转型,进一步从“被动应对”向“争取主动”转变,中国对国际体系的参与由融入向塑造转变,即角色从“接受者”“应对者”向“建设者”“塑造者”转变。这一转型(     
A.表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B.缓和了地区间紧张局势
C.开启了中国融入全球的进程D.解决了经济的逆全球化
9 . 下表所示为2019年我国主要领导所参加的部分外交活动。由此可知,新时代我国外交(     
时间外交活动
3月李克强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
4月李克强出席第二十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
6月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
6月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
11月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
11月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
12月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成都举行,李克强出席

A.突出以联合国为中心B.重视睦邻友好关系
C.积极进行多边外交D.强调南北协调合作
10 . 面对目前俄乌冲突,中国始终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作出判断。独立自主,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基本外交原则,在这个基本原则指导之下我国开展外交活动。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

下列史实与三次高潮成因相对应的是(       
A.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立B.一边倒、“求同存异”、《中美建交公报》
C.中苏建交、尼克松访华、两极格局的瓦解D.不结盟运动、重返联合国、2001年上海峰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