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7 道试题
2 . 第25届联合国大会之后,尼克松意识到“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已经无可挽回地瓦解了”。1970年,美国被调查的33份主流报纸中,有27份报纸“直率地表示支持让北京获得席位”。由此可见
A.中美关系已开始实现正常化
B.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
C.美国的“冷战”政策彻底破产
D.国际社会需中国发挥应有作用
2019-04-11更新 | 749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19年高三一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各大洲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量统计表》(摘编自中国外交部网站)。理解表格中的信息,下列正确的是
时间地区1950—1959年1960—1969年1970—1979年1980—1989年总计
亚洲12110326
非洲51323344
欧洲6114021
美洲0113620
大洋洲00527
总计23166514118

A.1950—1959年外交成就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
B.1960—1969年非洲建交国增多得益于日内瓦会议的召开
C.1970—1979年建交国家数量增加得益于中美关系的改善
D.1980—1989年建交国家增加表明我国推动了不结盟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67年,中国政府与坦桑尼亚、赞比亚签订协定,向两国提供无息的、不附带任何条件的贷款援建坦赞铁路:2003年,中国进出口银行与安哥拉签署协议,以该国未来开采的石油为偿付,提供贷款帮助安哥拉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这反映出,新时期中国援非的特点是
A.政府主导注重实效
B.侧重于基础设施建设
C.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D.援助与投资有机结合
5 . 1969年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有44个,到1972年底达到88个。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A.对外政策进行了调整
B.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C.综合国力实现快速增长
D.提出和平共处五原则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陶文钊著《中美关系史》等


材料展示了20世纪中美关系发展历程,蕴含了发展外交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19-03-01更新 | 346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巴中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新时期中国重大外交事件(部分)

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新时期中国
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
C.积极参与多种区域性合作组织的活动
D.坚持实施结伴不结盟政策
2019-03-01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2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下图为1949~2008年中国新增建交国情况曲线图。在下列各项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赢得尊重
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D.“文化大革命”扩大了中国的政治影响
2019-02-17更新 | 491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1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院高三4月月考文综历史卷
9 . “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④“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19-01-30更新 | 125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4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卷
10 . 1969年,中共高层对国际问题达成普遍认识:“反华大战不致轻易发生,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美苏矛盾大于中苏矛盾”。基于该认识,中国
A.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争取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D.加入不结盟组织共同反霸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