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1950年中苏签署为期3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79年中国政府发表声明,该条约一年后即告期满,中国将不同苏联继续延长这一条约的期限。一年后该条约废止。这一变化表明
A.中国调整外交策略
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C.中苏关系走向破裂
D.冷战造成世界局势紧张
2 . 有学者认为,中美关系解冻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使中、美、苏形成了“三角关系”。这是毛泽东开启中国与世界接轨进程的大转折。该学者认为中美关系解冻
A.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B.改变了当时国际关系的格局
C.抵制了苏联对中国的威胁D.使中国开始与世界逐渐接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尽管尼克松在咨文中说了一大堆玩弄词藻的空话,但他仍然无法掩盖美帝国主义危机重重、日益没落的处境。同时,这两个咨文表明,美帝国主义在力不从心的情况下,还要继续进行挣扎,对内加强反动治,对外坚持侵略扩张,企图扭转内外交困的局面。

——1972130日人民日报社论

苏修先生们,你们在全世界干尽了横行霸道的勾当,充分暴露了你们超级大国的丑恶面目。老实告诉你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既然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我们就要坚决同第三世界的国家和人们站在一起,同一切爱好和平和主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站在一起你们想在联合国千坏事而不遭到中国的坚决反对,那完全是痴妄想。

——1972828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下表记录了二战结束后的70年来,美国对中国的6次重大战略误判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此时外交的基本态度以及外交政策呈现的变化趋势。
(2)据材料二从美国角度分析导致其六次战略误判的原因,并指出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使美国第三次战略判断成为误判。
4 . 国际体系是描述国际关系整体发展状况的概念。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1年中国加入WTO,是中国实现国际体系观的历史性转变并加快参与国际体系步伐的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国际体系观的转变主要体现在
A.重新认识时代主题准确把握世界趋势。
B.在和平共处原则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
C.韬光养晦培养大国风范并应对安全威胁
D.关心人类的共同命运坚持理想主义外交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睦邻友好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基础。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地惠及周边国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二 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止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救邻即是自救,保卫祖国必须支援朝鲜人民。
——《中国各民主党派关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联合宣言》
材料三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材料四 在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就指出:中日两国之间,“不但人民要往来,人民还要影响政府,改变政府的态度,两国才能友好”。
——《周恩来外交文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必须一边倒”的原因。
(2)结合近代有关史实,说明朝鲜存亡与中国安危的关联性。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的原因。
(3)指出材料三所体现的外交思想
(4)据材料四,指出中国对日外交的方针。20世纪70年代促进中日建交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时外交政策的变化趋势。
6 . 1969年6月,苏联领导人鼓吹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妄图孤立中国。7月底8月初,尼克松多次公开表示,美国不同意苏联关于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这反映出
A.美苏冷战重点转向亚洲
B.中国崛起影响美苏外交战略
C.国际关系格局面临重大转变
D.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已出现
7 . 2004年,中英两国从“全面伙伴关系”迈入“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经过十余年的稳定发展,双边关系发展已进入快车道。2015年10月习主席访英宣布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英可以抛弃任何分歧以加强合作
B.这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C.中英两国的现实矛盾已经得以消除
D.这表明中英将共同对抗霸权主义
2017-10-1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18届高三9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新中国外交】

材料一


材料二   自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外交发生深刻变革并取得伟大成就。这40多年,中国同世界体系与秩序的关系,经历了由对立者、挑战者、革命者到跟进者、参与者、贡献者的重大变化。中国外交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总体布局:中国率先把建立伙伴关系确定为国家间交往的指导原则,为国与国交往开辟了新路径;中国创造性地提出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为不确定性增多的世界指明了新方向。

——摘编自中国青年网《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外交的变革与成就》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59~1979年中国外交形势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变化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
9 . 中美关系与国际秩序。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的宣传实际上分为两个不同的部分:一个是以新中国为宣传对象的对华宣传,对象是中国大陆居民,总体宣传思路和政策以推销中美“友谊”为主;另一个是关于新中国的涉华宣传,对象是大陆以外的世界舆论,尤其是港澳台华侨和中国周边国家,总体宣传思路是以反华、反共为主。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于美国的宣传很难直接渗透进中国大陆,加之朝鲜战争后新中国国际声誉的迅速提高,美方评估新中国对东南亚华人、周边国家乃至第三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因而对华宣传策略发生了很大变化:直接以中国大陆为对象的对华宣传规模在缩减,重点转变成以中国大陆以外的世界舆论为对象的涉华宣传,其规模远超同时期的对华宣传。

——摘编自翟韬《美国对新中国宣传政策的演变(19491969)》

材料二   19781216日,中美两国政府发表《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宣布于197911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时美国政府宣布与台湾断交、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从台湾撤出美国军队。然而,19794月,卡特签署《与台湾关系法》,并提出要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使之“保持抵御会危及台湾人民的安全或社会、经济制度的任何诉诸武力的行为或其他强制形式的能力”,这公然违背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中国政府立即向美国政府递交了抗议照会,强烈抨击《与台湾关系法》对中美关系发展带来的伤害。20世纪80年代后,中美两国领导人多次互访,两国交往向各层次、各领域拓展。

——摘编自杨洁勉《中美外交互动模式的演变:经验、教训和前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新中国宣传策略的总体特征,并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对新中国宣传策略发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应对中美关系的策略,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意义。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073日,艾寺逊指示奥斯汀:“鉴于朝鲜的局势,国务院认为此刻在安理会提出中国代表权问题不可取,一旦发现有提出这一问题的可能迹象,你就应向各国驻联合国代表表明美国政府这一立场。除此之外,你可向有关国家指出,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政府更不愿看到中国代表权的变更。”

材料二1971426日,一个特别的总统委员会建议美国“尽早”支持北京进入联合国而又不开除国民党当局代表。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准备,罗杰斯在197182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正式公布了美国政府的新政策,他说:“美国将支持今年秋天联合国大会上要求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席位的运动。”关于中国安理会席位问题,“根据联合国会员国作出的一项决定得到解决”。美国最终放弃了战后20年来实行的坚决反对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政策,而实行有条件的支持,即同时保留中国台湾在联大的席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廷中《关国对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上政策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阻挠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1年美国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上政策发生变化的背景,并对美国这一政策变化谈谈你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