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1977至1979年,中央高层频繁出访,除传统友好国家外,有两类国家明显增多:一是发达国家,如副总理谷牧访欧,法德等国表示愿同中国发展关系;二是正在进行改革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高度重视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B.致力于开展大国特色外交活动
C.积极营造经济建设良好外部环境D.努力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时人评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这从侧面说明了(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两极格局走向解体
C.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D.中美分歧已然消失
3 . 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C.“一边倒”、“一条线”、“一大片”
D.“反霸权”、“全方位”、“不结盟”
2022-04-02更新 | 1394次组卷 | 19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青海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阶段外交信息
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叫一边倒”
20世纪50年代中期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代办级外交
关系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1965~1976年,与中国建交国家共计从49个增加到111个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维和、亚丁湾护航,人道主义救援
21世纪初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球伙伴兰系;《巴黎协定》;
一带一路”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根据上述材料,从不同历史阶段若干有关联的外交信息中提炼一个论题 ,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任选--个角度确立论题,论述要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典型的多边外交的成就。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与当时世界上不同类型国家的代表打交道。当会议陷入僵局时,周恩来一方面同英、法外长直接交往、会谈;另一方面,努力争取苏、中、越三方达成一致,经过会上、会下的穿梭往来和艰巨的斗争,最后苏、中、越三方终于达成了《关于在柬埔寨和老挝停止敌对行动达成协议的公报》。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不仅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还积极在会内、会外与亚非国家接触,消除隔阂,将交朋友的立足点放在亚非国家。

——摘编自谢益显《当代中国外交思想史》

材料二   1973年,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了基辛格博士,他用赞赏的语气提出一年以前尼克松对中美相互接近所做出的解释。毛泽东说:“我们两家出于需要,所以就这样HAND﹣IN﹣HAND手携手)。”基辛格表示:总统曾对主席说过,我们这样做是为了我们本身的利益,而不是为了对别的任何人表示善意。毛泽东认为基辛格讲的是“老实话”。

——摘编自宫力《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多边外交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多边外交的指导原则。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两国能够“HAND﹣IN﹣HAND”的原因。
2022-03-0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市属学校互助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7年 6月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强调中俄应坚定遵循“上海精神”,巩固成员国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大务实合作力度,不断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这反映了“上海精神”旨在
A.推动成员国加强国际合作B.推动中俄两国军事结盟
C.促进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D.与北美自由贸易区抗衡
2022-02-0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20世纪 70年代初,苏联《真理报》发表评论,称几天前的中美最高级会晤“具有反苏特征”,指责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同北京成交”而“牺牲了越南人民”。中美这次“最高级会晤”
A.决定了中国重返联合国B.推动中日关系走向正常
C.正式建立中美外交关系D.导致了中苏关系的破裂
2022-02-0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2月28日,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在公报中,双方声明:“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的。”这一声明的发表
A.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B.意味着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C.表明美国放弃对国民党的支持D.反映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作用的增强
9 . 1971年2月,尼克松在向国会提交的外交政策报告中说:“我们已到了一个时代的结束之时,战后的国际关系秩序业已结束……必须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的地位。”为此,尼克松主张
A.改善中美关系B.“门户开放”政策C.实行单边主义D.推动中日建交
2021-11-08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认为,大规模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当前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正式确立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新认识。这一认识
A.缘于中美两国关系的改善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D.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