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1 道试题
1 . (19)1949年以来,中美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图一是1950年6月,美国第七舰队开进中国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

图二是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材料二     以下材料节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1972228日)。

双方声明:

——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的;

——双方都希望减少国际军事冲突的危险;

——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一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任何一方都不准备代表任何第三方进行谈判,也不准备同对方达成针对其他国家的协议或谅解。……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材料三       当中国宣布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之时,20171218日,白官网站发表了以“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战略”为题的报道,美国也宣布进入一个“新时代”。相较于“冷战”结束以来几届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这份报告在对华关系上变得消极许多。

中美关系已经转变为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的关系,这一转变使中美关系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但与此同时,中美关系也存在不少机遇。

——整理自刘建飞《新时代中国外交战略中的中美关系》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中美关系的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归纳导致三个时期中美关系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美关系变化的认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战略的总特点是“一边倒”,即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但之后有不断弱化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经历了一系列变化:从新中国成立至朝鲜战争结束,严格执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朝鲜战争结束后,随着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国际局势的缓和,实行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随着新中国国内政治氛围的“左”转和中苏关系的破裂,政策转向依靠美、苏之外的“中间地带”。虽然经历了变化,但大体来说,中国的外交政策并没有突破“一边倒”战略,只是在中苏同盟的基础上进行有限调整。

——摘编自陈少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材料二   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逐步调整对外政策,改变了20世纪70年代实施的针对苏联的“一条线”外交战略。1982年,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即主张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和促进经济共同繁荣。所有国家一律平等,并努力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恢复和发展正常关系,而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决不依附于任何一个超级大国,也决不同它们任何一方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深刻、最成熟的一次。

——摘编自颜永琦《从结盟到不结盟——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调整背景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当时调整外交政策的意义。
3 . 史料研习、理论指导和问题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试运用这些方法分析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和中国的对外关系。完成下列问题
(1)史料研习

材料一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第一条

材料二   缔约双方将根据现行的协定采取措施,加强边境地区军事领域的信任和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缔约双方将扩大和加深军事领域的信任措施,以加强各自的安全,巩固地区及国际稳定。缔约双方将本着武器和武装力量合理足够的原则,努力确保本国的安全。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

——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第七条


请指出材料所反映的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处理与苏联、俄罗斯关系的主要不同点,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2)理论指导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外交政策的制定还要考虑国际形势的变化。分析中国外交的方针、政策与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外交方针、政策、原则提出的国际国内背景意义或作用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废除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改善中美关系美国: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与苏联争霸的需要;美国的经济增长趋于缓慢,又陷于越南战争的泥潭。中国:应对苏联的威胁,同时也为了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3)问题讨论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的论文,要确定论文的题目,下列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并说明理由。
A.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
B.由亚洲到欧洲——冷战重心的转移
C.“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新局面
D.论欧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4 . 下表所示为20世纪50~90年代中美苏日四国关系的演进历程,该演进历程反映了
时期关系
50—60年代中苏同盟对抗美日同盟
60—70年代中苏分裂并继续与美日抗衡
70—80年代中美日关系改善,同时抗苏
80—90年代中美日保持相对友好,中苏关系逐步正常化
A.四国关系变化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趋势
B.意识形态的分歧主导了亚太地区的局势
C.国家利益的角逐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变化
D.美苏争霸左右着亚太地区政治格局走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的国际交往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近代外交中的重要事件、条约的影响



——根据《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中的有关内容编制

材料二   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多边外交的开展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量,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对多边外交的认识的局限,对多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

——《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外交的变化趋势,并概述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多边外交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的原因。
2019-05-21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登封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6 . 1973年6月,陈云曾就当时的国际经济贸易做出重要谈话:“过去我们的对外贸易是百分之七十五面向苏联和东欧国家,百分之二十五对资本主义国家。现在改变为百分之七十五对资本主义国家,百分之二十五对苏联、东欧。”“这个趋势是不是定了?我看是定了。因此,我们对资本主义要很好地研究。”陈云得出上述认识的有利的形势变化是
A.西欧国家开始走向联合,经济实力大增
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C.党和国家领导人摆脱“左”倾思想束缚
D.中国外交战线取得重大胜利
7 . 尼克松在其回忆录中说:“我知道,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1972年访华时),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从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到尼克松主动与周恩来握手这一过程,所反映的问题不包括(       )
A.美国霸权主义政策发生重大调整
B.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提高
C.世界多极化趋势显现
D.中美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2016-11-18更新 | 2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中学高二4月月考历史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与非洲之间的交往古已有之。在汉代,非洲已在中国与罗马的贸易中发挥中转站的作用,埃及商人在印度和斯里兰卡购买中国货品,再经由亚历山大里亚、迈奥霍穆等港口将其运往罗马。唐代《贞元十道录》记载了自广州出发、经波斯湾到达非洲的航程,中国同北非、东非等地已实现直接通航。宋代,每年自非洲进口的“象犀珠宝香药之类”商品数额高达“五十三万有余”,大大超过前代体量。元朝航海家汪大渊曾亲身到访非洲,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也于14世纪到访广州、泉州、杭州等地,中非人民对彼此的了解更加深入。明代郑和船队四次抵达东非海岸,将古代中非交往推向高峰,双方频繁互访,建立了和平友好的外交关系,永乐年间还恢复了三省市舶司,以便非洲诸国使节来华时“与中国贸易”。今天在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出土的大量中国陶瓷、钱币,年代由唐至明,成为中非友好往来的见证。

——摘编自张铁生《中非交通史初探》

材料二   1955年万隆会议后,中国积极支持非洲国家民族独立自强。1964年初,周恩来总理访问加纳时,明确了中国对外援助坚持平等互利、尊重受援国主权以及不附加政治条件等基本准则,奠定了中国对非援助的总体基调。在农业领域,中国派遣农业技术人员赴非建设经营农场,帮助解决非洲粮食紧缺问题。在工业领域,中国援建的项目针对非洲当地需要,以中小型项目为主,工期短、投资收回快。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国长期对非洲国家提供无偿援助,无私支持非洲基建事业。此外,中国还通过派遣教师、医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帮助非洲国家提升各领域技术能力,中国员工与当地工人同工同酬,“对等上班”,赢得了非洲人民的认可与支持。

——摘编自宋微《中国对非援助70年——理念与实践创新》

材料三   21世纪以来,中国对非洲援助以追求发展效益为主,兼顾政治、安全等其他 效益。中国与非洲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互利共赢的能源合作关系。中非双边贸易额迅速增长,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的步伐大大加快,提高了非洲国家的生产能力。中非文化交流不断深入,在影视制作、出境旅游、人才交流、学术研讨等领域加深合作,助力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据谷靖《转型背景下的中非关系:新形势、新挑战、新合作》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非交往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世纪50—70年代中国对非援助的背景和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今中非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
9 . 下表摘录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部分重大主场外交活动。这些活动的举办反映出(     
时间地方外交活动
2014年北京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16年杭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
2017年北京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2017年厦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
2018年青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
2018年北京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A.各国致力于发展经贸关系B.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推动力和影响力日益彰显
C.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D.经济全球化发展使人类命运共同体已基本形成
2022-10-17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创新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优质备课学案(选择性必修一)
10 .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事先没有通知日本,当年7月上台的田中角荣内阁趁机提出修改日本的对外政策,时任外相大平正芳宣称:“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日本现在应该为采取负责的行动独立作出决定”。这(       
A.使日本完全实现了独立自主B.推动了多极化趋势出现
C.结束了战后的美日同盟关系D.动摇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