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日本政府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多次制定“五年倍增计划”,逐步提升对外援助规模,并开始将外援动机与政治安全等问题挂钩。与以往外援主要服务于经济不同,20世纪70年代末,大平内阁提出了“综合安全保障战略”,强调利用对外经济援助来扩大日本在受援国的政治影响。1982年,中曾根康弘就任日本首相后,提出“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加强日本对世界各个地区的“战略性援助”。通过对外援助,日本加深了与被援助国的交流,增强了国家之间的信任,实现了多重收益。

——摘编自刘艳《战后日本对外援助的政策演变及战略分析》

材料二   新中国在成立后的二十余年间,通过对外援助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斗争和民族解放,并多与受援国直接沟通,其中援助多用于反帝反殖活动。1979年,邓小平表示:“肯定我们过去援助第三世界是正确的,认为但具体办法要修改。”.19805月,我国政府明确指出援外既要“促进友好国家的经济发展”,也要为“加速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贡献”的方针。互利共赢成为此时对外援助的核心原则,以改变过去对外援助多采取单方面无偿援助的做法。我国还开始通过多边渠道提供对外援助,如1985年,我国向非洲开发银行提供了270万美元的捐款,并为其融资提供便利。随着援助经验的积累和丰富,我国逐步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外援格局。

——摘编自唐丽霞《新中国70年对外援助的实践与经验》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对外援助政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79年前后中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发生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近代废除不平等条约大事记

时间事件
北洋时期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一再提出废约问题。
1924年国民党一大宣言要求废止不平等条约,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
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成功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布对外宣言,宣布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
1935年瓦窑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的废约方针从原来的废除所有不平等条约改为废除中日间的条约。
1943年中美、中英签署新约,取消两国在华的治外法权及有关特权。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宣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

——摘编自《党史文汇——中国共产党与不平等条约的废除》

材料二   1971年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中国恢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地位。1980年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理事国,同时在一些地区性经济金融组织中也开始出现中国的身影。在核不扩散领域,1984年中国积极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2001年中国成功入世为标志,中国已参加了所有重要的全球性国际组织,并在同年推动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组织是中国有史以来积极主动创建的、并在其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的一个重要国际组织,这在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发展史上尤其具有深远的意义。

——摘编自宋睿《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废约最终成功的原因并分析其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分析新时期我国参加国际组织活动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到目前为止,有关近代中国摆脱条约束缚历程的诠释典范,是强调“废除不平等条约”的革命外交史观。“革命史”将是否主张无条件“废除不平等条约”作为爱国主义和反革命、好和坏的分水岭;着重于是谁最早提出并坚持“废约”,歌颂不与列强妥协的革命精神,批评主张“修约”者为卖国。因而,迄今中国外交史偏重于依赖民意的对外抗争历程,贬抑依循国际惯例的正常交涉。然而,在致力于融入国际主流秩序的今日,实应重新检视的一面。

—摘编自唐启华《论“情势变迁原则"在中国外交史的运用》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史,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