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向国外派出了20位将军大使。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队伍主要是职业外交家,他们“大多属于外语、外交和国际问题的科班出身,普遍具有全球视野和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这一变化反映出中国(     
A.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外交人员的日益专业化
C.拓展与欧美国家建交新途径D.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2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如图)。其中第三次建交高峰出现的原因是(     

①中国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②国际关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③中国的综合国力稳步提升④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10-23更新 | 31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三)历史试题
3 . 1960年,美日两国签订新《日美安全条约》,删去旧约中美国可以镇压日本国内“暴动和骚乱”的条款。1972年,田中角荣首相宣布实行“多边自主外交”,赶在中美建交前恢复了中日邦交。这反映出
A.美国战后对日本的全面扶植B.日本完全摆脱了美国的控制
C.中国外交事业逐步走向成熟D.日本崛起冲击美苏两极格局
2022-03-04更新 | 639次组卷 | 1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1972年,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写道,通过尼克松的访问,中国“利用了矛盾,分裂了敌人,壮大了自己”。这表明中美关系的改善
A.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安全环境B.改变了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
C.显著提升了中国的经济实力D.推动了资本主义阵营的分裂
2022-01-20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总统尼克松曾说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说明当时
A.多极化趋势进入新时代B.中美力量对比转变开启新时代
C.中美建交后开创新时代D.中国外交政策成熟走进新时代
6 . 如表所示是1965年美国约翰逊政府关于中国的提议(部分)。这些提议
1允许中国新闻记者访问美国,无须中国方面做出同样承诺
2允许中国医生和在公共卫生、医疗领域内工作的科学家访问美国
3建议中美双方组成联合调查组,共同调查中方指控的侵犯中国领空和领海的事件,以及在公海上中国船只遭受袭击的事件

A.缘于新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步提高B.表明中美关系改善符合双方利益
C.说明美国调整对华关系的紧迫性D.促进了中美关系由对峙走向缓和
2021-12-23更新 | 474次组卷 | 10卷引用:重庆市第七中学校2022届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洋外交初期亦有其力争主权和反对列强干涉内政的篇章,不可全盘否定。北洋初期外交不是简单的排外与制夷思想,而是积极地妥协思想和对外依赖思想的结合。北洋政府初期外交多集中于满蒙藏地区中外利益冲突上……一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力图抓住时机争取独立、自由和平等、自主的国际地位。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北洋外交尽管没有获得完全成功,但争回了部分主权。“九国公约”的成立、“蓝辛一石井协定”的取消及英日同盟被拆散,均有利于中国。这些斗争的成果可以充分表明北洋外交思想及实践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北洋政府在民意推动下,主动争取失去的国家权利,也说明依赖主义的外交思想已开始向国际平等主义外交思想转变。

——魏延秋《北洋军阀政府前期的“维持外交”》

材料二   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需要超越事务层面来思考和构建未来的国际社会。为世界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不仅需要中国拿出更多的物资贡献,还需要提出有价值的思想和学说,要发挥大国的“引领和塑造”作用,则要求中国的外交不但是“中国本位”,还要是“世界本位”。只有如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与和谐世界的理念形成真正有意义的价值关联

——崔立如《国际格局转变与中国外交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洋军阀时期外交的主要特点,说明当时政府能够取得一定外交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当前外交成果的认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援助大事记(部分)


——据杨枝煌、杨南龙《中国特色对外援助70年的基本图景及其优化建议》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援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援助的重大意义。
2021-12-06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1972年,针对尼克松访华的转播问题,美方提出由美国卫星转播。中国政府提出,中国租用美国卫星,由中国缴纳合理费用后使用,美国转播要向中国政府申请且缴纳转播费。这体现了当时中国外交
A.坚持主权至上原则B.仍具鲜明的意识形态特点
C.重视开展国际合作D.蕴含了反对霸权主义思想
10 . 1990年4月,当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决定要制裁中国、干涉中国内政时,邓小平说,这让他联想到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他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懂得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这反映出
A.中国面临着与百年前类似的局势B.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邓小平高度重视历史的重要作用D.中国对外政策和国际战略的调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