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0 道试题
1 . 1960年高中历史课本对美国的典型语言描述有“美帝国主义杀害、美帝国主义扩大对外侵略”等,到1981~1982年时,“对一些内容描述无明显情感倾向用语,肯定美国对打败法西斯作出贡献”。影响这一变化的因素是(     
A.美国推行霸权主义B.美国改变了对外政策C.国际力量对比变动D.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2023-01-01更新 | 24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单元检测卷-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复习通关测试卷(中外历史纲要上)
2 . 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78至今】阶段特征外交:①反对____主义,维护世界_____;②开展以_______为中心的_____外交,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2022-12-2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九、十单元中国现代史——新中国史-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3 . 中国曾经辉煌,也曾饱经沧桑,当今中国已经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世界大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外交必须坚持传统价值人与人的交往,国与国的交往,谁都不喜欢对方颐指气使、飞扬跋扈。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在对外交往中,我们要更好体现平等相待、和而不同、诚信正义、立己达人等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价值,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外交的胸怀和气度,给国际关系带来新风范、注入正能量。

——《人民日报》2014年12月3日

材料二  “中国梦外交”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在外交战线上的体现,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战线的指导思想,是新时期中国国内实力增强、政治文化进步的成果,是引领当下和未来中国走向世界的智慧。它开创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新格局,中国外交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由伴舞向领舞跨进。

——刘德林《“中国梦外交”的格局与智慧》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坚持传统价值”、“崇尚和谐”而提出的外交原则,并概述在该原则指导下,新中国参与的国际会议及其贡献。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梦外交”在十八大后“向领舞跨进”的具体表现。谈谈综合国力与外交间的关系。
2022-12-03更新 | 21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单元检测)-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堂(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4 .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阶段及阶段主题时间外交大事件
一、近代外交的形成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与周边国家大多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即“宗藩”关系。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对外交涉事宜由礼部和理藩院兼管。
1844清政府在广州设立五口通商大臣,由两广总督兼任,管理对外交涉事件。
1861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构造了近代外交机构的雏形。
1877清政府在英国设立使馆,郭嵩焘就任驻英国大使,迈出了创建使领制度和近代中国向外遣使的第一步。
1901依《辛丑条约》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民国初年政府按照西方模式对外交机构进行改革。外交机构近代化的使命完成。
二、废除不平等条约,争取民族独立1919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1949新中国成立,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始
终奉行①____政策。
三、艰难走出闭关自守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1953 
1954 
1955 
外交关系的突破1969中苏珍宝岛之战。
1971 
1972 
四、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1978改革开放
1984邓小平提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
1989中苏关系正常化
五、全方位的大国外交2005胡锦涛参加亚非峰会,主张建立和谐世界。
2012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据刘胜湘《中国外交周期与外交转型》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第一阶段中国外交的变化。
(2)根据所学知识,补充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三阶段中国外交的重要成果。
2022-11-15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面是某一公报的内容
……3、关于台湾问题。
中方声明了自己对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已归还中国;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
美方则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部分。……
此公报的发表标志着(     
A.中美关系逐渐走向缓和B.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美国断绝与台湾的所谓“外交关系”
2023·安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部分外交战略:

1955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63年

两个中间地带论

1974年

“三个世界”划分论

1978年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方针

由此可知(     
A.我国积极构建外交话语权B.国际局势决定了外交政策
C.外交相对处于弱势的地位D.外交政策服务于经济建设
7 . 如下图是冷战时期《人民日报》有关美国的报道。该图可以说明(     
A.中美关系的发展受到冷战影响B.《人民日报》的意识形态色彩强烈
C.中美两国的经贸交流渐趋密切D.中美关系的变化影响中国对美语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2004年7月,“为中国和非洲喝彩——中华文化非洲行”活动在南非开幕。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国组派多个艺术团赴11个非洲国家访问演出。这是中国在非洲大陆首次举办的大规模、综合性中国文化活动,是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的重要举措。这一活动(     
A.是中国重视发展周边关系的具体实践B.掀起了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建交高潮
C.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部分D.有利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深化
2022-09-08更新 | 4398次组卷 | 45卷引用: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单元复习好卷)-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选择性必修1)
9 . 21世纪初,上海合作组织通过年度联合反恐演习等活动有效地震慑了本地区的“三股势力”,上海合作组织还创造性地举行了大型国际会议和开展了大型活动的联合安保合作,先后建立了北京奥运会、俄罗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庆祝活动、阿拉木图“亚冬会”等大型活动联合安保合作机制。这可用来说明(     
A.上海合作组织为地区安全做出贡献B.世界传统安全隐患的日益加剧
C.上海合作组织服务于全球国家安全D.联合国的全球治理能力的下降
2023·江西·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自1990年以来的32年中.中国军队已先后参加了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官兵近5万人次:中国维和官兵的足迹遍布柬埔寨、刚果(金)、利比里亚、苏丹、黎巴嫩、塞浦路斯、南苏丹、马里、中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说明,中国(     
A.重视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严格遵守和执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判断D.逐步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2022-09-06更新 | 269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4中西方的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地区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