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2015年7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俄罗斯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会议的主题是规划组织未来发展,就本组织发展的重大问题及国际和地区重要问题协调立场。这体现了我国
A.并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外交政策以地区性事务为重点
C.开展和平外交,消除国家间冲突
D.积极参与地区性重大外交活动
2 . 1969年8月14日,尼克松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上发下表篇讲话。基辛格对此讲话评论说:“一个美国总统宣称一个共产党大国、一个我们与之没有任何联系的长期以来的敌人的生存,对我们具有战略利益,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件大事。”尼克松的这一讲话
A.有利于美苏关系的缓和
B.释放了改善中美关系信号
C.威胁了中国的国防安全
D.促成了中苏同盟关系破裂
3 . 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第三次建交高潮。加拿大、日本、联邦德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一时期中国外交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因素是
A.综合国力的提升B.中美关系的缓和C.中国重返联合国D.改革开放的推行
4 . 1972年,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访华的宴会上说:“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的交换意见,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分歧”主要是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②“共同点”主要是指符合双方的国家利益
③“新的开始”指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④处理两国的方针是“求同存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5 . 下列对三幅图片展现的共同信息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国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B.中国奉行友好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
C.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中国倡导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2017-12-19更新 | 144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一年之内,中美外交从不可调和的冲突状态进入了总统使节去北京为总统访华筹备的阶段,其间双方避开了20年来的敌对宣传,聚焦于最重大的战略目标,即开展地缘政治对话,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这里“最重大的战略目标”具体是指
A.维护亚太地区平衡
B.遏制日本和西欧崛起
C.共同应对苏联威胁
D.联合推进多极化趋势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近代百年的屈辱外交,从此,新中国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持世界的持久和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后,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重要活动,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致力于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初期“首先是联合苏联”体现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新中国确立这一外交政策的国际背景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怎样的外交成就?这对中国的外交有何积极影响?
(3)根据所学知识,列举新时期我国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重要活动?概括指出新中国始终奉行的外交方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国加入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数量从1977年的21个增加到1996年的51个,几乎加入了联合国体系中的所有重要的政府间组织。中国参加国际公约的数量从1979年的34个增加到2002年的220个。中国加入的国际非政府组织数目也从1977年的71个猛增到1996年的1079个。对此解读最为全面的是
A.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中国开始以主动的姿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
C.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D.中国积极推动和开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9 .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家主席毛泽东就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第二年初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15年5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并签署了一系列声明,其中最重要的是中俄两国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关于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倡导合作共赢的联合声明,这是习近平两年多来第四次访问俄罗斯。下列各项中对二人出访的共同点归纳正确的是
A.目的是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B.旨在打破帝国主义孤立中国的局面
C.共同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D.支持对方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

10 . 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顾维钧(顾维钧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的滔滔雄辩,在巴黎和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然而,中国命运又岂是一个外交官的雄辩所能改变得了的?五强控制的和会最终决定由日本获取德国在山东享有的权益…

材料二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

——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

材料三双方同意,各国……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中美某外交公报

材料四2000年9月7日下午5时,美国纽约华尔道夫饭店帝王厅,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的首脑,在中国的倡议、安排下,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首次会晤,并留下第一张合影照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为什么顾维钧的“滔滔雄辩”依然改变不了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命运?”

(2)材料二中的决议是在哪一年被联合国大会通过的?

(3)材料三所示外交公报的名称是什么?这一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4)材料四“在中国的倡议、安排下,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首次会晤”,说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6)上述史实反映了中国不同时期外交地位的变化,由此,你得到什么认识?

2017-12-0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滦县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