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如表为不同时间段(人民日报)对美国的报道语态变化所占比例的对比统计,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1960年1—3月1975年1—3月1985年1—3月
积极报道0%2%14%
消极报道95%87%24%
中性报道5%11%62%
①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由片面逐渐走向客观
②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积极报道,源于1972年中美正式建交
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影响着中国媒体对美国报道的语态变化
④中国媒体对美国报道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的变化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①④
2022-06-27更新 | 177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如图是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增长情况,对图中数据解读错误的是
A.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广泛发展友好关系
B.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展全方位外交,取得巨大成就
C.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
D.世纪之交中国巩固与发展大国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
3 . 中国学者以1950-2005年中美双边关系中的重要事件为依据,通过定量分析法制成下图来呈现中美关系变化的特征。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一边倒”政策导致中美关系陷入紧张等级
B.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进入良好等级
C.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美关系波动较小
D.两极格局瓦解后,中美关系出现持续倒退
4 . 阅读下图,下列关于新中国外交史实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为解决①的问题发挥重要作用
B.中国在与②的外交谈判中首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③是首先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结成同盟的国家
D.中国在④召开的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的议案中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下列对图中支持中国票数增长这一结果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B.中国正式成为多极化趋势中的重要力量
C.亚非拉国家逐渐成为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力量
D.中国彻底打破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外交僵局
6 .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被作为最高规格的国礼赠送给外国(见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19571965197219721973197419781980
接受国苏联朝鲜美国日本法国美国西班牙联邦德国

A.熊猫外交反映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B.中国外交重心从倒向苏联转为倒向西方
C.亚非拉国家不是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
D.美国先于日本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7 . 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握手已成为现代社交场合中一种常见礼节。国际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下列三幅“握手”图片所反映的事实,解读正确的是(       

图1(20世纪50年代初)     图2(20世纪70年代初)               图3(21世纪初)
①图1斯大林与毛泽东的握手,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②图2尼克松与毛泽东的握手,标志着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③图3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的握手,表明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
8 . 读下图“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对这一增长结果解读错误的是
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B.中国正式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C.亚非拉国家逐渐成为国际事务中重要力量
D.中国逐渐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外交孤立政策
9 . 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新中国外交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结论与史实相符的
选项史实结论
A“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制定放弃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最终解决了万隆会议与会国的矛盾和分歧
C尼克松总统访华促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有利于维护地区军事安全与促进经济合作

A.A
B.B
C.C
D.D
10 . 读《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对三次建交高峰解读正确的是

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与苏联等17个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建交
②新中国成立以来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政策推动了三次外交高峰的出现
③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推动了中国与西方一大批资本主义国家建交
④90年代第三次建交高峰的出现与一批新国家的建立有关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